当前位置:首页 » 热线加盟 » 大棚地热线的调温器使用

大棚地热线的调温器使用

发布时间: 2021-01-19 23:40:05

『壹』 大棚黄瓜可以掐尖吗

大棚黄瓜可以掐尖,黄瓜长到5节时及时吊秧或插架,以后每2-3天绕秧或绑秧一次,并及时去除所有的侧枝和卷须,瓜秧接近棚膜时掐尖或把尖扭一下。
一、 黄瓜概述
(一) 形态特征
黄瓜根主要集中0-30厘米,主根深可达1米。好气性强,抗寒、吸肥能力弱,栽培要浅,适于肥沃、疏松的土壤。根系形成层浅,易老化,苗期发生快,育苗时间不宜过长,定植要保护根系。
黄瓜的茎粗细、颜色深浅和茎上的刺的硬度是植株长势强弱和产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一般茎粗0.6-1.2厘米,节间5-9厘米为宜。
子叶贮藏和制造的养分是秧苗早期营养的主要来源,子叶还是判断黄瓜生长环境优略的重要标志,栽培时应保持子叶完好。真叶大、薄,蒸腾量大,缺水时易萎蔫。
雌雄同株异花,具有单行结实的特性。黄瓜在第一片真叶出现时就开始花芽分化,第一片真叶展开时生长点分化已分化到12节,9节内的叶腋均已花芽分化,但性型未定,第二片真叶展开时花芽分化已到12-16节,3-5节性型已经决定,第七片真叶展开时,第26节花芽已经分化,16节以内的花芽性型已经决定。因此苗期结束时植株中下部每个节位是雌花还是雄花就已经决定。雌雄花的多少与环境条件有直接关系,白天适温,适当的降低夜温,有利于雌花的形成。第一片真叶展开时,第二片真叶还未展开,夜温12-14℃,第二片真叶展开时可降到10-12℃,有利于雌瓜的形成。1-5片真叶时,每天8小时光照有利于雌花形成,超过12小时雌花减少。含水量高有利于雌花形成,但过高易徒长,不利雌花形成。氮、磷一次性施入不利雌花形成,分期使用雌花多,如一次性施入雌雄比是1:91;三次施入雌雄比是1:65。适时用乙烯利或增瓜灵可减少雄花,用硝酸银处理可减少雌花。
(二) 生育周期
1、发芽期
播种至第一片真叶出现,一般5-7天,此阶段生长量小、速度缓慢,需较高的温湿度和充足的光照,促进及早出苗,出苗整齐,防止徒长。
2、幼苗期
从第1真叶展开至第4-5片真叶展开,一般需要30天左右。此阶段开始花芽分化,但生长中心仍为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管理目标为促控相结合,培育壮苗。
3、初花期(发棵伸蔓期)
从第4-5片真叶展开至第一个雌瓜坐瓜,大约需要20天左右,此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生长中心逐步由营养生长转换为生殖生长,应该促控结合,促坐瓜控徒长。
4、结瓜期
从第一个雌坐瓜至拉秧,,持续时间因栽培方式不同而不同。此阶段植株生长速度减缓,以果实及花芽发育为中心。应供给充足的水肥,促进结瓜、防止早衰。
二、黄瓜的栽培技术
(一)露地黄瓜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应选择产量高、抗病能力强、商品性好,适宜春露地栽培的品种,有津春4号、中农大11号、中农大12号、博美4号、德瑞特902、中农12号等;适合秋露地栽培的品种有津优3号、津研2号,唐山秋瓜等。
2、育苗
苗龄大约35天左右,壮苗标准:子叶完好,有3-5片真叶,节间较短,叶柄与主蔓的夹角45度,叶色深绿,叶片肥厚,茎粗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3、施肥做畦
整地、施肥腐熟的有机肥5立方米,过磷酸钙25-30公斤或磷酸二铵10-15公斤。定植前翻耕作畦,畦宽1.2米,高15厘米以上,并地膜覆盖。
4、定植
(1)定植期的确定
在确保定植后不受冻的前提下尽早定植,承德地区一般在4月末五月初定植。温度指标要求:最低夜温高于5℃,0-10厘米处土壤温度高于12 ℃。秋露地黄瓜采用直播的方法。
(2)定植密度
4000-4500株/亩,大小行定植,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80厘米,株距25-30厘米,用暗水法定植。
(3)田间管理
A、插架 定植后及早插架,防风抽苗,插架可采用花架或人字形架,距离根部8-10厘米左右。
B、绑蔓 采用“8”字方法绑蔓,防治磨伤茎蔓和茎蔓下垂。每2~3节绑一次,应在下午进行,上午茎蔓易折断,绑蔓的松紧度应抑强扶弱,对于生长势强的植株适当绑得紧一点,并使生长点高矮一致。
C、整枝与掐尖 主蔓结瓜的应去掉所有的侧枝,侧蔓结瓜的在结瓜后留一至两片叶掐尖,并打掉所有的卷须。当茎超过架头时要及时掐尖,促进下部瓜的生长,也可以采取扭尖的方法抑制上部生长。
D、肥水管理 及时浇水与中耕,水量多少及次数依天气、生育期而定。缓苗水在植后5~7天浇;坐瓜前控水、中耕、蹲苗;根瓜长10~12cm时浇催瓜水;结果期浇水每5~7天浇一次。追肥的原则是前轻后重、少量多次,催瓜肥在根瓜坐住后追施,盛瓜肥在根瓜采收后进行。提倡使用有机肥追肥。
(二)塑料大棚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早春栽培的品种应选择早熟、耐寒性强、果实发育快的品种,适宜品种有津优10号、博杰10号、德瑞特721、中农大21号、中农大22号、中农16号等。秋延后茬的品种应选择抗病性强、结瓜集中的品种,适宜品种有农大23号、德瑞特166 、中农12号、津优1号、津优5号等。
2、育苗
早春茬育苗苗龄宜大,定植前充分低温锻炼,用营养杯或纸袋育苗。秋延后茬可采用直播的方法。
3、定植前的准备
提早扣棚、烤地,定植前20~30天扣盖棚膜,旧棚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磷酸三钠或次氯酸钠喷立柱和棚膜,也可用百菌清等烟剂进行熏蒸。化冻后及时翻耕土地并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高畦栽培并覆盖地膜。
4、定植
在确保幼苗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尽早定植,棚内10厘米地温大于12℃,最低夜温不低于5℃。适度密植,每亩4000株左右,要适度浅栽。
5、定植后的管理
(1)温度管理:早春栽培的黄瓜前期主要是保温防寒,一般缓苗期前不放风加强夜间防寒,缓苗大约需要7天左右,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夜温促进缓苗。缓苗后到根瓜坐瓜阶段大约20天,要适当控制温度,白天20~25℃,夜间12~16 ℃,防治徒长。盛果期要适当控温白天25~30 ℃,夜间16~18 ℃。
(2)肥水管理及中耕:早春栽培地温较低,定植水要适当的小,缓苗后浇缓苗水,浇水后进行中耕,并进行蹲苗。采收根瓜后进行浇水,以后每隔5天浇水一次,浇水最好在晴天早上进行,夏季暴雨忽晴后要浇一次水。浇水后及时通风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定植至根瓜采收可追肥1-2次,结瓜盛期7-10天一次。磷酸二铵和硝酸铵交替使用,也可用冲施肥随浇水冲施。
(3)吊蔓及整枝:黄瓜长到5节时及时吊秧或插架,以后每2-3天绕秧或绑秧一次,并及时去除所有的侧枝和卷须,瓜秧接近棚膜时掐尖或把尖扭一下。及时打掉下部的病老叶。
(三)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黄瓜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植株长势旺而不易徒长,分枝少,雌瓜节位低,节瓜性能好,瓜条大小适中,外观和风味好,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如:津优35、津优38、中农16号、中农29号、中农大31号、中农大32号、德瑞特943 。
砧木应选择亲和力强,耐低温,抗逆性强,生产出的黄瓜无异味,品质好。
2、育苗
育苗的时间安排(以黑子南瓜为例)
第1天 第4天 第12天 第22天 第35天
播黄瓜 播南瓜 嫁接 断根 定植

3、定植前的准备
(1)覆盖棚膜及棚室消毒,定植前一个月把棚膜覆盖好,并进行棚室消毒,消毒可使用敌敌畏200毫升,加入硫磺1.5-2公斤,与锯末混匀点燃,闷棚1-2天,可有效地杀死棚内的病虫卵。对于根结线虫较厉害的的棚室,还可以亩施石灰氮80公斤,充分混匀。
(2)整地与施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充分腐熟好的有机肥10000公斤,深翻40厘米混匀。也可以连年施入发酵腐烂的碎草、麦秸、稻壳等有机物。最好的措施就是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既可有效提高地温,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环境,又可减轻病害发生,改善产品品质,而且增产效果突出。
(3)做床与覆地膜:冬季温室栽培黄瓜应起高床,并采取滴灌或膜下暗灌的方法,床宽1.2米,高15厘米左右,并采取地膜覆盖。也可以先定植后覆膜。
(4)定植期的确定:冬春茬黄瓜一般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定植。
(5)定植方法、密度:每亩栽培3500株左右。定植苗要严格筛选,剔除病苗、弱苗及嫁接不合格的苗,按28-30厘米株距开好定植穴,将苗植入穴内,浇好水,然后覆地膜。
4、定植后的管理
(1)前期管理:从定植到瓜条开始采收,这段时间的管理称为前期管理,前期管理的中心是以促根控秧为主。这个时期的气温和光照虽已明显降低,但还未到达最低点。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期有利气候条件,加强管理,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对低温、弱光及特殊天气的适应能力。前期管理的技术水平高低,对中后期的植株生长、抗病、耐寒能力以及产量有重要的影响。
浇好前三水:先要浇好定植水,防止土坨和周围土壤分层,影响缓苗。在定植后10—15天,浇好缓苗水,这一水要浇足浇透,从畦中间的暗沟浇入,水位要顶到定植孔。根瓜采收后晴天上午浇第三水,也叫催瓜水。
促根控秧:定植后一周内为促进缓苗,白天25-32℃,夜间15-17℃。缓苗后要加大放风量,晴天中午最高不超过30℃,夜间15-12℃,早晨揭帘前维持在10℃即可,加大昼夜温差,控制地上部的生长。若温度管理偏高,植株长势过旺,到最严寒的1、2月份抵御低温寒流的能力下降,同时叶片过大,地面严重遮阴,也会影响地温的升高及根系的发育。
植株吊蔓与调整:当植株长到6-7片叶后开始甩蔓时,及时拉线吊蔓。随着茎蔓的生长,茎蔓往吊绳上缠绕,以后每2-3天一次。
(2)中期管理:从根瓜采收至3月上旬的管理称之为中期管理,这段时间在冬茬黄瓜生产中温度最低,光照最弱的时候,是管理的难的时候,同时也是产量产值形成的高峰。
温度管理:此时期温度管理是核心,白天要尽可能延长光照时间,在不影响室内温度的前提下草帘尽量早揭晚盖,并实行四段变温管理,上午8:00-13:00,温度控制在25-32℃之间,超过32℃时开始放风。下午13:00-15:30光合能力明显下降,温度维持在20-30℃之间,盖帘后室内气温下降平缓,前半夜温度维持在20-15℃,后半夜12-10℃,即有利于养分输送,又能抑制呼吸消耗。地温应保持在15℃以上。进入2月中下旬,随着气温的增高,日照时数的增长和光照强度的增加,植株制造的养分增多,夜间的温度也应提高,前半夜22-16℃,后半夜15-12℃,有利于养分的输送和瓜条生长。
湿度管理:由于冬季气温低,室内放风量小,极易形成高湿环境,发生各种病害,针对这一特点,应实行低温、低湿的管理措施。白天空气湿度控制在60-80%,夜间维持在85-90%之间,早晨叶片尽量不结水滴。应尽量减少浇水次数,不旱不浇水,水后要大放风,用药时尽量选择烟雾剂和粉尘。
追肥:随着采瓜量的增加,及时补充养分。根据采收量和植株表现,确定追肥的品种和数量,一般在第四水开始随水追肥,如果叶片、瓜条颜色较深,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并注意钙镁和其他微量元素的补充。施用时先将肥料溶解随水追肥。若植株颜色较浅,叶片较大,则以追磷钾肥为主。追肥量应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避免一次追肥量过大。3月份以后,可结合浇水追施稀粪和沼液沼渣,但要注意必须充分腐熟发酵。
(3)后期管理
落蔓摘叶:随着植株的生长和瓜条的陆续采收,生长点接近屋面时要采取落蔓。方法是,在落蔓的上方把拴在铁线上的塑料绳解开,使黄瓜生长点下落至合适的高度后再重新拴好,落蔓前将下部的老叶、病叶及时摘掉,可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避免病害传播。
加强水肥管理,延长采收期:进入4月以后,为防止植株衰老、脱肥,尽量延长采收期,此时应注意加强肥水的管理,一般5-7天浇一次水,7-10天追一次肥,并确保冲施肥的质量。若出现花打顶,呈萎缩状时,可采取闷尖摘心,促生回头瓜。为提高瓜条的商品率,应及时疏掉弯瓜、病瓜和多余的小瓜。采收一定要及时,不可延迟采收而影响瓜条的商品率及总产量。
(4)特殊天气的管理
在遇寒流、阴雪、连阴天的特殊恶劣天气的情况下,要实施特殊的管理措施,以减少或避免灾害性天气给生产造成损失。
在强寒流到来时,严密防寒保温,增加纸被,草帘等覆盖物,室内采取临时加温,生火炉、点灯泡等措施。
下雪时要及时清扫,防止棚面积雪而增加骨架负荷过重导致温室骨架倒塌。
连阴天时及早采收瓜条,减少瓜条对养分的消耗,在不明显影响室内温度下降的情况下,尽量揭开草帘争取一定时间的散射光。天气骤晴后进行叶面追肥,以迅速补充养分和增加棚内湿度,若叶片出现严重萎蔫时,可适当进行临时回苫。
5、采收
黄瓜适于早采,单瓜重前期100-150克,中后期150-250克,尤其根瓜必须早采,使上部的瓜和蔓同时生长。前期连阴天应当及时早采,防治植株早衰或得病。
三、 黄瓜生理障碍
1、化瓜
花开花后当瓜长8~10cm左右时,瓜条不再伸长和膨大,且前端逐渐萎蔫、变黄,后整条瓜渐干枯。主要原因是栽培管理措施不当,水肥供应不足;结瓜过多;采收不及时;植株长势差;光照不足;温度过低或过高等。
2、苦味瓜及其成因
主要是因为果实中苦味物质葫芦素所致,造成苦味瓜的主要原因是偏施氮肥、浇水不足等。环境条件不适也可造成苦味瓜的形成,持续低温、光照过弱、土壤质地差等。
3、畸形瓜
主要症状有蜂腰瓜、尖嘴瓜、大肚瓜、弯瓜、僵瓜等。形成原因是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如水肥管理不当造成植株长势弱;乙烯利处理不恰当等;温度过高、过低造成授粉受精不良;高温干旱、空气干燥也可形成畸形瓜。另外土壤缺B、K时可形成畸形瓜。
4、低温障碍
症状 黄瓜耐低温能力较弱,连续低温会引发出多种症状:播种时地温过低,种子发芽和出苗延迟造成黄弱苗、沤籽或发生猝倒病、根腐病等。有些出土幼苗子叶边缘出现白边,叶片变黄,根系不生长;地温如果长时间低于12℃,根尖变黄或出现沤根、烂根现象,地上部开始变黄。定植后发生寒害或冻害后,出现叶色深绿,叶缘微外卷,大叶脉间出现黄白色斑,冻害加重后扩大而连片。或植株发根缓慢,或不发根,或者花芽不分化,整个植株生长瘦弱,出现花打顶,甚至叶片枯死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选用发芽快、出苗迅速、幼苗生长快的耐低温品种。 (2)把浸泡后快发芽的种子置于0℃冷冻24~36小时后播种,可增强抗寒力。(3)避开寒冷时段育苗、定植。在棚里生火炉或基加地热线等提温措施。(4)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 (5)在寒流侵袭之前喷植物抗寒剂,每亩100~200毫升10%宝力丰抗冷冻素400倍液或3.4%碧护可湿性粉剂7500倍液或或红糖50克兑水一桶再加0.3%的磷酸二氢钾喷施。(6)如气温过低已发生冻害,要采用缓慢升温措施。如久阴晴天后用草帘遮光,使黄瓜的生理机能慢慢恢复,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5、缺素症
(1)缺钾症:叶缘出现轻微黄花,接着叶缘枯死,随着叶片生长叶向外侧卷曲。防治方法是及时补施钾肥,再补施钾肥的同时应与补铁同时进行。
(2)缺镁症:黄瓜下部叶片叶脉间的叶肉逐渐失绿变黄,进一步发展,除了叶缘有一点绿色外都变黄,严重时上部叶片也从内侧变黄。防治方法是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造成土壤呈酸性影响钙镁的吸收。缺镁时可叶片喷施1%-2%的硫酸镁等,注意补镁的同时应结合补钾补锌。
(3)缺硼症:缺硼时生长点坏死,花器发育不完全,叶、茎、果停止生长,叶缘黄化,黄化部分较宽,果皮上有裂纹。防治措施增施厩肥,不要过多的施用石灰,合理浇水。及时补充硼肥,可使用螯合硼系列,避免单一施用硼砂类的肥而造成对土壤伤害
6、土壤盐渍化障碍
症状:日光温室或大棚由于连年大量施入化肥,加上棚内高温促进地表水分大量蒸发,造成土壤矿质营养随水分上升累积于土壤表层,加上棚膜周年覆盖,室内土壤不受雨水冲淋,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长期积累地表的盐形成一层厚厚的绿苔。不仅影响根系生长和水分、养分的吸收,还会诱发缺素症,如缺镁、缺钙、缺硼等。植株矮小生长慢,根系不下扎而聚集在主根周围,叶片小,叶色暗绿无光泽;开花结果少、瓜小、畸形瓜多、产量明显下降,严重时瓜秧萎蔫。
防治方法:增施有机肥,深翻土壤,尽量不用或少用在土壤中易形成盐类的化肥,如硫酸铵等。农闲时大量灌水压盐或是在夏季休闲期揭膜,让雨水冲淋压盐。用黑籽南瓜嫁接黄瓜,提高耐盐能力,减轻或避免盐害;棚室内地膜覆盖可明显抑制地表蒸发,可起到一定的抑盐作用。
四、黄瓜的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1、霜霉病
属真菌性病害,其发病部位在黄瓜中上部叶片,在田间观察时应掌握以下要点,每日上午8时左右,看叶背面是否有水浸状、多角形病斑、病斑上是否有灰霉层,若具备这三点可确诊为霜霉病。适宜发病环境是温度16℃~22 ℃,相对湿度在83%以上。该病病菌有两怕,即怕干燥、怕高温。干燥时病菌3~5天自然死亡。在棚内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可以把温度控制到45℃2小时,在喷施适当的药剂防治,很容易的控制此病。
药剂防治:可选用安克、普力克、灭克、霜脲锰锌、抑快净、金雷多米尔和阿米西达。另外,在防治霜霉病时,要注意细菌性角斑病的同时发生,可以在防治霜霉病的药剂中,加入防治细菌性角斑病的药剂。
2、灰霉病
症状:可为害瓜、叶片和茎蔓。为害瓜条多先侵染败落的花,使花腐烂,长出淡灰褐色的霉层后,再进一步侵染到幼瓜,被害小瓜迅速变软,萎缩腐烂,其上密生灰白色霉层。叶片发病多为圆形、近圆形至不规则病斑,直径20~50毫米,病斑边缘明显,表面呈浅红褐色,生有少量灰霉。茎蔓受害引起局部腐烂,严重时病茎折断,整株死亡。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温室内本病常在入冬后湿度大、放风不及时且温度低时开始发生。温度20℃左右,阴天光照不足,相对湿度在90%以上,结露时间长,是灰霉病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若温度高于30℃,相对湿度在90%以下,病害则停止蔓延。
药剂防治:保护地内发病初期可选用10%的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次每亩250克,熏3~4小时。也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1500倍液,或2.5%适乐适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利霉康500倍液,或25%阿西米达悬浮剂1500倍液。每6-7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3-4次,要求药要喷到花及幼瓜上。在始花期沾花时加入0.1%用量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25%适乐时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沾花或喷花效果明显。
3、白粉病
症状
先在下部叶片正面或背面长出小圆形白粉状霉斑,逐渐扩大,厚密,不久连成一片。发病后期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后变灰白色,最后叶片呈黄褐色干枯。茎和叶柄上也产生与叶片类似病斑,密生白粉霉斑。在秋天,有时在病班上产生黄褐色小粒点,后变黑色。此病在叶片布满白粉,发病初期霉层下部表皮仍保持绿色,与其它叶部病害容易区别。此病的适宜温度条件是20~25℃, 适宜相对湿度是35~45%。所以,白粉菌对温、湿度的要求是,不冷不热、不干不湿。幼嫩、徒长的植株易感此病
防治方法
白粉菌对“硫”特别敏感,在定植前按每亩用硫磺粉1.8公斤加锯末或其他助燃剂点燃熏蒸,密闭熏闷一昼夜,可杀死白粉菌,隔3天再熏闷一次,然后播种或定植。在黄瓜生长期间,硫磺粉可减量一半,时间减为一夜即可,隔5~7天再熏闪一次,效果良好。
当田间发生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达克宁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0%世高2500倍液,或2%加收米400倍液等,每隔5~7天喷一次,并农药的交替使用。在喷药时,不要忽略对地面的喷撒。
4、病毒病
症状
黄瓜病毒病主要危害叶和瓜。苗期、成株期均能发生。幼苗期发病子叶变黄枯萎,幼叶浓绿与淡绿相间呈花叶状。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节间短而粗,叶片明显皱缩增厚,新叶呈黄绿相间花叶,病叶严重时反卷,病株下部老叶逐渐枯黄。瓜条发病后停止生长,表面呈深浅绿相间的花斑。严重时瓜表面凹凸不平或畸形,发病重的植株,节间缩短,簇生小叶,不结瓜,导致萎缩枯死。主要靠蚜虫、飞虱、田间操作传播。在高温、干旱、日照强的条件下发病重。缺水、缺肥、管理粗放、蚜虫多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育苗时用遮阳网降温、遮光,远离带病作物。移栽后立即用“天达2116”1000倍液+天达裕丰1000倍液喷雾和灌根,促苗防病。
发病初期可用20%毒克星500倍液或20%病毒A500液喷雾,每7天一次。
5、细菌角斑病
症状
幼苗期子叶上产生圆形或卵圆形水浸状病斑稍凹陷,后变褐色于枯。成株期叶片上初生针头大小水浸状斑点,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上产生乳白色黏液,干后形成一层白色膜或白色粉末状物,病斑后期质脆,易穿孔。茎、叶柄及幼瓜条上病斑水浸状,近圆形至椭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常开裂,潮湿时瓜条上病部溢出菌脓,病斑向瓜条内部扩展,沿维管束的果肉变色,一直延伸到种子,引起种子带菌。病瓜后期腐烂,有臭味,幼瓜被害后常腐烂、早落。土壤中的病菌通过灌水、风雨、气流、昆虫及农事作业在田间传播蔓延。病菌由气孔、伤口、水孔侵入寄主。发病的适宜温度18一26℃,相对湿度75%以上,湿度愈大,病害愈重,暴风雨过后病害易流行。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重茬,氮肥过多,钾肥不足,种植过密的地块,病害均较重。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新植霉素5 000倍液,或30%琥胶肥酸铜(DT杀菌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铜制剂使用过多易引起药害,一般不超过3次。喷药须仔细周到地喷到叶片正面和背面,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6、根结线虫
症状:
主要为害根部。根受害后发育不良,侧根多,并在根端部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有时串生,初为白色、质软,后变为褐色至暗褐色,表面有时龟裂。被害株地上部分发育不良,叶色黄,天早时萎蔫枯死,易误认为是枯萎病株。根结线虫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27℃时繁殖一代需25-30天,幼虫在10℃时停止活动,55 ℃经10分钟死亡。线虫多在20厘米深土层内活动,以3-10厘米土层内最多。线虫靠土壤、病苗、灌溉水、农事作业等传播蔓延。地势高、土壤疏松、盐分低的条件下宜于线虫活动,有利于发病,沙土地、重茬地发病重。在无寄主的条件下,线虫在土中可存活1年。
防治方法
土壤消毒:种植前结合深翻亩施用石灰氮80公斤,土壤用1.8%虫螨克乳油每平方米1-1.5毫升兑水6升消毒,或每亩用米乐尔3%颗粒剂4-6千克,拌干细土50千克撒施;生长期再用1.8%虫螨克乳油1 000-1 500倍液灌根1~2次,间隔10-15天。收获后田间彻底清除病残株,集中烧毁或深埋可用以沤肥。另外亩施用两吨沼渣可有效地防治根结线虫。有条件的地方在蔬菜采收结束后可种一茬水稻效果更好。
7、白粉虱
白粉虱食性很杂,可危害多种蔬菜。主要以若虫为害,集中在黄瓜叶背面吸取汁液,造成叶片褪色、变黄、萎蔫,严重时植株枯死。为害时还分泌密露,污染叶片,引起霉菌感染,影响植株光合作用,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
尽量避免混栽,特别是黄瓜、西红柿、菜豆不能混栽。调整生产茬口也是有效的方法,即头茬安排芹菜、甜椒等白粉虱为害轻的蔬菜,下茬再种黄瓜、番茄。
老龄若虫多分布于下部叶片,摘除老叶并烧毁。在温室设置黄板可有效地防治白粉虱。
用背负式机动发烟器把1%溴氰菊酯或2.5%戊菊酯(杀灭菊酯)油剂雾化成雾滴,悬浮在空气中杀灭成虫效果很好。
可用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或用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喷雾隔6~7天1次,连续防治3次。还可用烟雾剂进行熏蒸,连续2-3次。

『贰』 天冷如何提高大棚地温

一、冬季铺防寒草,降低冻土层厚度
冬季封冻前在蔬菜大棚内的地表上铺30厘米厚的防寒草,如稻毛、稻壳、树叶、豆皮、粉碎的植物秸秆等,可使冻土层厚度由1.6米降到30厘米左右。若是冬季不扣膜,不做水泥、钢铁立柱的大棚,在早春扣膜前可将防寒草点燃,使之慢慢燃烧,既可化地,又可补充钾肥,对防治病虫也有一定作用。

二、巧加温、快速化地
一些加温的大棚,早春扣膜后,先将大棚封闭严密,在晴天的白天,早晨晚一点揭开大棚的覆盖物,利用太阳直射光,再配合炉火加温,使空气温度尽可能提高,以气温提地温;晚上早一点盖上保温覆盖物。

三、耕层下铺设防寒草
在大棚内的耕层土壤封冻前,可从大棚的一头开始挖床,深度25厘米,将床底清平,床内铺上30厘米厚的防寒草,踏平,回填耕层土,再将第二床的耕层土挖到第一床上,将床底清平,铺上防寒草,再将第三床耕层土挖到第二床上,再铺防寒草,这样依次将耕层下全部埋入防寒草。防寒草不仅能隔断地下凉气的上升,也可减缓耕层土壤热量向下传导,从而大大提高耕层土壤的温度,而且在防寒草腐熟分解的过程中不但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还可不断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待开春耕层化透后,结合施肥、挖地再将防寒草铺到耕层下。

四、塑料薄膜地面覆盖
蔬菜大棚施肥整地以后,将极薄的聚乙烯薄膜紧密地贴盖于畦或垅的表面,在晴天的白天,太阳的直射光穿过薄膜使地表土壤获得太阳的辐射热,表层土温升高,通过传导作用逐渐向下提高土壤的温度。另外夜间土壤中的热量不断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棚内散热,这部分有效辐射被地膜所阻隔,绝大部分不能散失到大气中去,这就更加速了土壤温度的提高。而且地膜栽培还有减少土壤水分蒸腾、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效、抑制杂草、增强抗病能力、早熟增产等作用。

五、提高育苗床土的温度
蔬菜秧苗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蔬菜将来的产量和品质,由于蔬菜育苗场地小,便于管理,可选用能够每年生产的温室大棚。有条件的大棚可在蔬菜根系密集的耕层中铺设地热线,用来提高地温。

六、提高灌溉水温,改进灌溉技术
播种前打的底水必须用开水,播种后覆完土马上覆盖地膜,以保持较高土温;苗床用水应事先预热,使水温达到25℃左右后使用;大棚内的灌溉用水应在大棚内设置水箱预热3-5天后再灌。要用有机活化营养系列套餐肥嘉美红利、赢利来、海力宝等冲施,可显著提高2-3℃以上。最好采用膜下滴灌、渗灌、软管微灌等新的科学灌溉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因灌溉对地温造成的影响。

七、大棚小棚多层覆盖
在塑料大棚内套小拱棚,可使小拱棚内的气温提高2-4℃,地温提高1-2℃;在大棚中采用塑料薄膜做成二层幕,于夜间覆盖,可使棚内气温、地温平均提高1-2℃;在大棚四周覆盖一层1米高的草苫子,亦可使棚温提高1-2℃。

八、起垄栽培
高垄表面积大,白天接受光照多,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也多,因而升温快。但垄不宜过高、过宽,一般以高15-20厘米、宽30厘米左右为宜。

九、保持棚膜清洁
保持棚膜清洁,增加进光量棚内的热量。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当阳光透过棚膜进入棚内时,由于“温室效应”,使一部分光能转化为热能。而棚膜上的水滴、尘物等对棚内光照条件影响很大。棚膜上附着一层水滴,可使透光率下降20-30%;新薄膜使用2天、10天、15天后,因沾染尘物可使棚内光照依次减弱14%、25%、28%。可见,保持棚膜清洁,有利于增加进光量,提高棚室温度。

十、燃放沼气
在塑料大棚内燃放沼气,可以增温补气(即补充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据在大棚黄瓜、番茄、青椒、菜花等蔬菜上试验,一般可增产20-40%。

十一、其它方法
1、大棚选址:在背风向阳坡处建大棚,或在有机质含量高、砂性较大、通透性好、地下水位低、含水量低的土壤上建大棚,在早春均有利于地温的升高。
2、悬空耕层:在建棚室前,先将耕层土壤清除,将地面下卧,砌墙后上盖水泥预制板,之后再回填耕层土,使耕层悬空50厘米、100厘米,然后再在上面建大棚。
3、地热白龙管加温:在水暖锅炉加温的大棚中顺着大棚方向在耕层下铺设白龙管,以锅炉热水加温使地温提高,配合空气加温。
4、地下通气道加温:顺着大棚方向在耕层下设几道通风道,可用薄的水泥预制板砌成倒梯形通气道或用瓷管烟道铺设,在大棚的两头安装换气扇,并与通气道对接。在早春的白天,密闭大棚,将棚室内热空气吹到地下,一头向里吹,一头向外抽,将热量贮于土壤中。夜间,将耕层中热量吹到大棚中,保证大棚空气温度,待天气回暖,地温无问题时,换气扇白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一头进风,一头出风,以调节大棚空气温、湿度。
5、堆火增温用炭火盆堆火,也能提高棚温。

『叁』 玻璃温室大棚的原理 地理中的

玻璃温室指以玻璃作采光材料的温室,属于温室大棚的一种 ,在栽培设施中,玻璃温室作为使用寿命最长的一种形式,
适合于多种地区和各种气候条件下使用。行业内以跨度与开间的尺寸大小分为不的建设型号,又以不同的使用方式分为:蔬菜玻璃温室、花卉玻璃温室、育苗玻璃温室、生态玻璃温室、科研玻璃温室、立体玻璃温室、异形玻璃温室、休闲玻璃温室、智能玻璃温室等等。其面积与使用方式可有温室主自由调配,最小的有庭院休闲型的,大的高度可达10米以上,跨度可达16米,开间最大可达10米,智能程度可达到一键控制
。玻璃温室的冬季采暖问题可采用多种供暖方式,其能耗费用居中,大都能接受。

玻璃温室功能

一、玻璃温室通风

玻璃温室通风目的主要是为了排除温室的余热及温室内的水分, 调整温室内空气成分,
排除有害气体,使温室内的环境温度、湿度和空气等条件适宜植物生长的要求。

1.自然通风玻璃温室大部分时间依靠自然通风调节室内环境。大型生产性玻璃温室的结构形式一般为双坡面连栋温室,通风形式为在侧墙和屋脊设置通风窗。其通风总面积不小于温室地面积的15%,最好大于30%。屋脊风窗开启时,
窗扇最好可以超过水平面向上倾斜,
全打开时与水平面形成100角,则可获得良好的通风效果。自然通风的通风量与风速、风向、通风窗位置、通风窗面积及温室内外温度差有关。当通风窗总面积为室内地面积的27%时,
若只有屋脊通风, 即使室外风速达到10公里/小时, 也达不到每分钟0. 75次理想换气率; 当屋脊通风窗和侧墙通风窗全打开时,在几乎无风的情况下,
换气率也能达到0.68次/ 分钟,接近正常推荐的0.75次/分钟换气率。

2.强制通风玻璃温室虽然大部分时间依赖自然通风来调节环境, 但在夏季气温较高时,尤其室外温度超过33℃以上的炎热天气,
单靠自然通风难以满足温室降温要求时, 采用强制通风并配合其它措施进行降温是生产中常用的手段。强制通风是采用风机将电能或其它机械能转化为风能,
强迫空气流动来进行温室换气并达到降温效果。强制通风的理论降温极限为室内空气温度等于室外空气温度。因为,此时的温室内外温差为零, 通风量为无穷大,
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可能的, 由于机械设备和植物生理上的原因,一般温室的通风强度为每分钟换气0.75次~1. 5次, 能够控制温室内外的温差在5℃以内。

二、玻璃温室加温

在我国北方地区的玻璃温室, 需要冬季加温, 否则冬季不能生产。温室加温时间长短不一样, 在东北地区加温时间大约需要5个月~6个月,
在华北地区需要3个月~5个月。在南方地区种植花卉或育苗也需要进行加温或临时补温。

1.热水加温热水加温系统由热水锅炉、供热管和散热设备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其工作过程是用锅炉将水加热,然后由水泵加压,
热水通过供热管道供给温室内的散热器,通过散热器来加温,
提高温室的温度,冷却的热水回到锅炉再加热重复循环。热水采暖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是玻璃温室目前最常用的采暖方式。

2. 热风加温热风加温系统由热源、空气换热器、风机和送风管道组成。其工作过程为:由热源提供的热量加热空气换气器,
用风机强迫温室内的部分空气流过空气换热器,这样不断循环进行温室加热。热风加热系统的热源可以是燃油、燃气、燃煤装置或电加热器,也可以是热水或蒸气。热源不同,热风加温设备安装形式也不一样。蒸汽、电热或热水式加温系统的空气换热器安装在温室内与风机配合直接提供热风。燃油、燃气式的加热装置安装在温室内,
燃烧后的烟气排放到温室内。燃煤热风炉一般体积较大,使用中也比较脏,一般都安装在温室外面。为了使热风在温室内均匀分布,由通风机将热空气送入通风管。

3. 电加温较常见的电加温方式是将地热线埋在地下,用来提高地温, 主要用在温室育苗。电能是最清洁、方便的能源,
但电能是二次能源,本身比较贵,因此只能作为一种临时加温措施短期使用。

三、温室的节能

温室的热量散失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通过玻璃围护结构传导散热,可占总散热损失的70%~80%;º 向天空辐射散热; » 通风散热; ¼空气渗透散热;
½地中传热。温室节能就是要减少温室的散热量,其有效办法是安装保温幕,可降低夜间的热损耗。在满足作物光照的前提下,最好安装双层透光材料,其热损耗可减少50%。采用防寒沟,填上保温材料减少地中传热也十分有效。

『肆』 温室大棚菜怎么种

举一例:辣椒日光温室栽培
茬口安排 日光温室的辣椒一般分三茬进行生产,即秋冬茬、冬茬、冬春茬。
秋冬茬 秋冬茬主要是指深秋到春季供应市场的栽培茬口,主要供应元旦市场,7月上旬播种育苗,苗龄60-70天,9月上中旬定植,10月中旬开始采收。有些地区管理水平较高,冬春茬辣椒可越夏栽培,立秋前剪枝更新,转入秋冬茬生产,老株更心必须植株健康,无病虫害,根系未受损伤,剪枝后可较好地萌发心枝。
冬茬 冬茬辣椒是温室栽培的主要茬口,也是经济效益高,栽培难度大的茬口。一般在8月末9月初播种育苗,苗龄70-80天,11月上中旬定植,元月上旬收获。
春茬 11月下旬播种育苗,1月下旬定植,3月中旬开始收获,植株生育正常,易受病虫危害,管理好可越夏栽培。

品种选择 辣椒对光照要求不严格,只要温度可满足需要,很多品种都可以栽培,要选择抗病、耐寒、耐热、丰产、植株长势中等、适合密植的品种,也要根据市场选择品种。
秋冬茬辣椒栽培技术
育苗
①育苗时期:7月上旬开始播种。温室保温条件好的可适当晚播。有些地区在6月中旬播种育苗,不分苗,苗龄40天,7月下旬定植。
②育苗方式:日光温室的辣椒栽培必须从幼苗时期开始就在塑料薄膜覆盖的条件下生长,可适应日光温室的条件。一般利用小棚育苗时,棚宽1米,要超过畦面宽度,以利于遮荫,棚高1米,育苗期间,棚的四周要卷起通风,棚上可覆盖遮阳网,或用喷雾器喷石灰浆或黄泥浆(浓度根据棚内温度适当调整,温度高时多喷,温度低肘少喷,降水后泥浆被冲掉要重新喷),以降低光照强度和温度。苗床的位置要选择在地势高的地方,以防止雨水冲入苗床。
③营养土的配制和苗床制作:参照大棚辣椒栽培育苗-节。
④浸种催芽:辣椒种子的使用寿命只有1-2年,时间长发芽率降低,为了保证用苗量,最好在育苗进行发芽试验,在瓷盘内铺几层吸水纸,将种子浸泡4-6小时后,洗净,撒在纸上,放在不见光处,保温25℃,水分适宜,5天后计算发芽率,发芽率应在85%以上才有应用价值。浸种催芽方法可参照大棚辣椒育苗一节。
⑤播种:播种水一定要浇足且一般不补充浇水,因为浇水会使土壤板结,影响出苗质量,并且浇水过多也会使土壤过湿而出现猝倒病。播种水的浇水量应达到 10厘米深的床土饱和,水要凉不要热,水渗下后在床面撒一层营养土,防止种子直接接触湿土,播种10分钟后再覆土,覆土深度1厘米。覆土后盖黑色地膜,防止地温过高。
⑥播种后管理:播种后,温度应保持25℃-28℃,地温 20℃,6-7天后出苗。当有70%出苗时即要降低温度,白天23℃-25℃,夜间15c-17℃,及时遮荫降温,防止徒长。防热用大通风或浇冷水降低土壤温度法。要在苗床的四周挖排水沟,及时排除雨水。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防蚜虫,防蚜虫的目的是为了防病毒病,防蚜虫的有效方法是在棚的四周的揭开处围上纱网,或在塑料薄膜上再覆盖一层纱网。
⑦分苗:分苗方法可参照大棚辣椒栽培育苗一节。
⑧分苗后管理:分苗时水分要充足,分苗后温度可适当提高,白天25℃-30℃,夜间17℃左右,5天以后,缓苗结束,温度降低,白天20℃-25℃,夜间14℃左右,管理的方法与育苗床相同。在定植前12-15天结合浇水施一次速效氮肥,用硝酸铵与磷酸二氢钾2:l混和的500倍液喷施。
定植 日光温室辣椒一般在9月中下旬定植,在定植前要对温室进行彻底的消毒,一般用硫磺粉熏烟法,每百平米的栽培床用硫磺粉、锯末、敌百虫粉剂各0.5千克,将温室密闭,将配制好的混合剂分成3-5份,放在瓦片上,在温室中摆匀,点燃熏烟,24小时后,开放温室排除烟雾,准备定植。
整地施基肥的方法如前所述,整地后,一种定植方式是不做垄,按行距60厘米开沟,施腐熟的有机肥,还有一种方式是做20厘米高、70厘米宽的南北向垄,中间开一条深20厘米的浇水沟,两垄间距为30厘米,垄面微向南倾斜。在垄上覆盖地膜,依行距40厘米,株距20~30厘米打定植孔,晴天上午定植,深度以苗坨表面低于畦面2厘米为宜。栽完后浇定植水。
蹲苗期管理 定植以后浇水1-2次以后即进入蹲苗期。蹲苗期日温保持在20℃-30℃,夜间温度保持在15℃-18℃,地温20℃,一般不浇水,只进行中耕,当门椒坐住,就可以浇一次大水,每亩随水施化肥10-20千克,结束蹲苗。
结果期管理
①温度管理:辣椒是喜温蔬菜,温度管理的主要工作是通风降温,但要作好防寒和防早霜的准备,10月15日前后就要上草苫。冬季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0℃-25℃,夜间13℃-18℃,最低应控制在8℃以上。以保温为主,通风量要减小,通风时间要变短,以顶部通风为主,下午温度降到18℃时,及时盖草苫。 在温度的具体管理上用变温管理。这种方法是利用辣椒的温周期特性,将一天的温度管理分为四个时段,即上午、下午、前半夜、后半夜,上午揭开草苫以后,使温度迅速提高,维持在25℃-30℃,不超过30℃不放风,上午辣椒的光合作用强度高。下午13;00时以后,呼吸作用相对提高,此时的重点是抑制呼吸作用,通过适当的放风,使温度降低,维持在20℃-23℃;前半夜的重点是促进白天光合同化物的外运,此时辣椒植株进行呼吸作用。促进同化物外运的适宜温度是18℃-20℃。到后半夜,管理的重点是尽可能地抑制降吸作用,减少养分的消耗,温度在15c左右。在进行变温管理时应注意两个问题,其一是气温与地温的关系,辣椒的生长要求一定的昼夜温差,在高气温时,应控制较低的地温,在低的气温时应控制较高的地温,地温的调节可以通过早晨浇水等方法来实现。其二光照与变温管理的关系,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高温可提高辣椒的光合速率,而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较低的温度可以抑制呼吸消耗,所以,应根据天气的晴阴变化,灵活控制温度,在晴天时控制温度取高限,在阴天时控制温度取低限。
对于在冬季保温效果较差的温室,在覆盖各种不透明覆盖物后最低温度仍达不到要求时,可利用揭盖草苫的时间来提高夜间温度和最低温度,下午在太阳落山之前,覆盖草苫,在早晨,尽量早揭草苫,以揭开后温度在20分钟内开始回升为适宜。
②光照管理:冬季光照强度低,应在保证温室温度的情况下,尽量延长光照时间,早揭晚盖草苫,使植株多见光,同时要保持薄膜表面的清洁,提高透光率,在温室的北侧可以张挂反光幕,以提高光强。阴天或雪天,光照强度低,植株呼吸消耗大,可进行根外追肥,喷施1%糖水。
③湿度管理:湿度过高会出现辣椒叶片的"沾湿"现象,必须除湿。除湿最好的方法是采用膜下灌溉的浇水方式。浇水的时间选择在上午,这样有利于地温的回升和排湿。排湿的方法是在浇水以后,不放风,使室内的温度迅速升高,地表的水分蒸发,空气的湿度提高,1小时后迅速放风10分钟,放风口要大,时间不可长,而后关闭放风口,再重复一遍这样的操作。2-3次以后,地表的湿气基本可以排除。另外温室内要尽量减少喷药的次数,以熏烟的方法代替喷药。
④水肥管理.冬季浇水应用深机井的水或温室内部蓄水池的水,以防止降低地温。浇水量以土壤见于见湿为准,随水施肥,根据植株的长势和结果情况,每浇1-2水施肥一次,每亩施磷酸二铵10千克或尿素10千克,结果后期,每5--7天喷施一次0.3%磷酸二氢钾或0.2%的尿素,也可喷施"喷施宝"等叶面肥。
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化学方法,即利用工业硫酸和农用碳酸氢铵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反应后得到的水和硫酸铵同样可以用作肥料。方法是先将98%的工业浓硫酸稀释,酸水比为1:3,将硫酸慢慢倒入水中,边倒边搅拌,切不可将水倒人硫酸中,否则反应产生的大量热会使硫酸溅出,造成伤害。在结果期,每平米温室的碳酸氢铵的用量应为11-13克,过多过少都不行。稀硫酸用瓷盆或塑料筒盛好,分4-5个点放在温室中部。更简便的方法是在温室中部的辣椒行间,挖深20厘米,直径30厘米的坑,在坑中铺不漏水的塑料薄膜,将硫酸直接倒在坑中,将称好的碳酸氢铵用塑料袋或纸袋包好,而后在塑料袋或纸袋上捣几个孔,放人稀硫酸中。稀硫酸要过量,否则,造成氨害。在放入塑料袋救纸包时,要避免它浮在表面,以免氨气逸出。二氧化碳施肥的时间是上午的9-10时,施用后2小时或温室气温超过30℃可以通风。阴天、雪天或气温低于15℃时不宜施肥。
⑤保花保果及植株调整:可用2,4-d或番茄灵抹花,具体方法可见大棚辣椒栽培。进人盛果期以后,要摘除内堂徒长枝,打掉下部的老叶。在拉秧前15天摘心,使养分回流,促进较小的果实尽快发育成具有商品价值的果实。对于早春辣椒越夏连秋栽培的,要在8月初,将第三层果结果部位以上的牲条全部剪下,剪枝后及时喷1:1:240的波尔多液,1周以后再喷一次,以利于伤口的愈合,发出新枝后,要选留壮枝。
采收 门椒要及时采收,防止坠秧,以后的果实应长到最大的果形,果肉开始加厚时采收,若植株长势弱,要及早采收。

冬春茬辣椒栽培技术
育苗
①育苗时期:冬春茬辣椒一般在11月下旬播种育苗,在种秋冬茬辣椒的温室,一般在温室的中部先将一部分辣椒植株拉秧,在空出的地面育冬春茬的苗,播种时期可适当错后,错到12月上中旬。
②苗床准备:冬春茬辣椒的育苗期间,温度最低,一般要在温室中育苗,并且要加盖小拱棚,在温室中部东西向做跬,架2米宽,1米高的小拱棚,棚上加草苫保温,可在苗床下铺地热线,或铺一履5厘米厚的马粪。营养土的配制和应用,可参照大棚辣椒育苗部分。
③浸种与催芽:参照第二章相关部分。
④播种:播种方法如前述,播种后为防止猝倒病要撒呻;层药土,药土用五代合剂,每米苗床用五代硝基苯和代森锌铝5克,掺营养土,在苗床上均匀地撤一层,撒土后要覆盖地膜l提高土温。
⑤播种后管理与分苗:参照大棚育苗方法。
⑥分苗后管理:分苗以后要注意提高温度,白天的气温在25℃-30℃,地温18℃-20℃,此时的地温十分重要,温度低于16时则缓苗缓慢,低于13℃就会停止生长甚至死懿;缓苗以后温度降低,白天20℃-24℃,夜间15℃-17,在定植前半个月,可进行叶面喷肥,并逐渐不盖温室内小拱棚的草苫,而后再逐渐除去小拱棚的薄膜,使幼苗逐渐适应温室温度。
苗床的浇水十分关键。浇水掌握的标准是挖表面约3厘米左右的床土,"手握成团,颠一下就散",这是床土的适宜湿度。另一种方法是手握一团土,在齐胸处一松手,落地后保持一个漫丘状核心呈放射状向四周散开,表示水分适宜,如土不散,表示水分过多,如完全散开表示含水过少。也可用看苗的方法确定含水情况,早晨揭开草苫后,叶片的边缘如有水珠,说明苗床湿度大,植株体内水分含量大,产生吐水现象。如叶片开张度大,叶色鲜绿,表示不缺水。中午高光、高温时,植株表现轻度的萎蔫,表示水分合适,不萎蔫表示水分过多,用以上的方法确定苗床缺水之后,采取在晴天早晨浇小水。
定植 定植时间是1月下旬,定植的具体时间应选择在坏天气已过去,好天气刚开始为好。为了保持较高的地温,适宜的定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整地施肥后,起垄,垄宽60厘米,垄间距40厘米,起垄后覆盖地膜,两天以后地温升高,打定植孔,将苗坨摆放在定植孔中,用水壶向定植孔中点水,而后覆土。第二种方法是按40厘米与60厘米的行距开沟,将幼苗以25-30厘米间距放人沟中,埋土少许,浇水,而后让阳光照射,提高地温,第二天填土,而后起垄,在40厘米4行距中间留一浇水沟,而后在40厘米行距的两垄上覆盖地膜,在膜上开口,将辣椒幼苗引出膜外,用湿泥把膜封严。
定植后管理
①温度管理:定植之后为了促进缓苗,要保持高温高湿的环境,白天不放风并适当地早盖草苫,使夜间保持较高的温度,缓苗后,白天温度保持26℃-28℃,下午在温度降到17℃-18℃时盖草苫,盖苫后温度会回升2℃-3℃,以后温度逐渐降低,到第二天揭苫时温度应在15℃左右,进入春天以后,温度逐渐上升,要注意加大通风量,适当晚盖草苫,当不盖草苫温度不低于15℃时,夜间可不盖草苫,但草苫要在4月中旬才可除去,以防止出现倒春寒等灾害性天气。在结果期的温度管理中,可参照秋冬茬辣椒的温度管理方法,进行变温管理。
②光照调节:参照秋冬茬辣椒栽培技术。
③水肥管理:在定植水浇足的情况下,到第一果(门椒)坐住之前一般不浇水,在缓苗以后的蹲苗期,都以中耕为主,地膜以下的土壤可保持湿润和良好的通气性。蹲苗结束时浇一次水,此时门椒已长到直径3厘米左右,每亩随水施入硫酸铵20千克,硫酸钾10千克。以后每一水或二水随水施一次肥,每亩可施尿素10千克或硫酸铵10千克。也应进行二氧化碳施肥。
④植株调整:为促进结果要进行整枝。方法是在主要侧枝的次一级侧枝上所结的幼果长到1厘米直径时,在其上部留5片叶后摘心,使营养集中供应果实生长,在中后期出现的徒长枝要及时摘除。
⑤保花保果:见秋冬茬辣椒栽培保花保果部分。
⑥采收:门椒早采,以后的辣椒要充分长大果肉变硬时再采。

冬茬辣椒栽培技术
育苗 冬茬辣椒在8月末9月初育苗,播种时温度较适宜,可在温室中育苗,也可在小棚或中棚中播种育苗,也可在秋延后栽培的大棚中开辟一处播种育苗。育苗的方法可参照前述。
定植 定植时温度较低,应采用可提高和可保持地温的方式定植,具体方法可参照冬春茬辣椒的定植技术。
定植后管理
①温度管理:要保证温室在定植时保持较高的温度,定植后,外界温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保温措施要加强,注意应付灾害性天气。管理方法可参照冬春茬辣椒的温度管理方法。
②光照管理:冬季的光照强度低,要想方设法提高温室内的光照强度,管理方法可参照冬春茬辣椒光照管理方法。
③湿度管理:冬茬辣椒的结果期正是外界温度最低的天气,温室内的空气湿度大,排湿显得尤为重要。操作方法可参照冬春茬辣椒湿度管理。
④水肥管理:冬季温度低,为了防止降低地温,浇水要少量多次,水要用深机井水或温室内部储水池里的水,以保证浇水后土温不会降低过多。浇水时间应选择在早晨,以利于土温的回升和排湿。为了防止浇水后的湿度过大,最好采用膜下灌溉,有条件的可用地下软管灌溉,施肥量比冬春茬辣椒适当减少。在冬茬辣椒栽培中,由于放风量少,内外空气交换少,更强调二氧化碳施肥。
⑤植株调整、培土搭架、保花保果:对于地上部分生长过剩的枝条,应及时摘心,中后期及时除去内部和下部的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封垄以后及时培土,防止辣椒由于头重脚轻"而倒伏,培土后搭架,即在每垄(两行)的外侧,各搭-道竹杆,像栏杆一样将辣椒扶住,同时改善了两垄之间的通风透光条件。冬茬整个结果期曲于温度低,都要采取保花保果措施,方法如前所述。
⑥采收:冬季温室环境条件差,又要保证较长的生长期,因此,此时就应把采收作为调节植株生长平衡的手段。在植株生长弱时早采,在植株长势强时晚采。

辣椒的形态表现与生理病害
幼苗期
①子叶展开期:在子叶出土以后,真叶展开之前,正常的幼苗形态是两片子叶肥厚,下胚轴距离地面3厘米左右。
如子叶瘦小、细长,是因为光照不足,或夜间温度偏高,水分供应过度引起的徒长如果子叶瘦小,下胚轴很短,是由于温度低,床土的透气性差,也可能是因为水分供应不足。
②花芽分化期:两片子叶完全展开,第三片真叶正在展开时,即是辣椒的花芽开始分化,同时开始分枝,一般为双杈分枝。在夜间温度低,昼夜温差较大,而营养条件良好时,易出瞬三杈分枝。
③成苗的形态表现:已经育成的辣椒幼苗,品种之间有献的差异,一般9-14片叶,已经显蕾,株高18-25厘米,子叶完好,真叶厚实而有光泽,带大花蕾,根系颜色为鲜亮的白色,在营养钵内不盘根。如果根须少,茎细长,子叶脱落,叶片大而薄,颜色淡绿,黠柄较长,是徒长苗的表现,这种苗定植后缓苗慢,发棵晚,苗弱,易受病虫的侵染,易落花落果。科学的管理应在播种后,出苗前温度高些,出齐苗后温度降低,分苗后温度高些,缓苗以后白天温度可高些,夜间要低。播种的底水要足,分苗前一般不浇水,分苗前浇水一欢,是为了起苗方便,分苗时浇水一次,缓苗在保持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水分不可过多。尽量提高温室前屋面的透光率,阴雨天更要争取光照。
如子叶提早黄化脱落,真叶的光泽度差,新根少,颜色暗甚至变黄,在营养钵内发生盘根现象,茎细而硬,节间短,叶片小而厚,颜色深,暗绿色,硬而脆,无韧性。多是因为营养面积小,幼苗拥挤,低温干旱或营养钵小,又摆放紧密而形成的老苗。这种苗定植后生长慢,开花结果晚,易早衰。可用防出现徒长苗的方法防止老苗的产生。
结果期
生长发育正常的辣椒植株,结果部位距顶梢约25厘米,开花处距顶梢的部位约10厘米,其间有1-2个较大的花蕾,开花节至结果节有3片已经充分展开的叶片,节间长4-5厘米。氮磷肥良好时,叶片呈尖端较长的三角形,钾肥充足时,叶片呈宽幅的带圆形。花为长柱花,长柱花授粉良好,果实发育快,可长成肥大的果实。下面是各器官的生理病害表现。
①花的表现:开花节位距顶梢超过15厘米,枝条直,节间较长,次级分枝粗,花小而且质量差,则是植株徒长的表现。这是由于氮肥和水分充足,夜间温度高,光照弱造成的。栽培的密度过大会徒长。
中柱花和短柱花的出现,说明环境条件差,植株营养不良。可通过摘除长势弱的侧枝,使养分集中供应等方法调整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减少中、短柱花。
② 茎的表现:生长迟缓,节间短,节部弯曲,次级分枝小而短,开花节位距顶梢仅2-3厘米,这样的植株使生长受到了抑制。主要是因为夜间温度低,特别是土壤温度低,或土壤板结,通气不良,含氧量少,使根系发育受到抑制所至。结实过多,也会出现此种情况。
③ 叶的表现:顶部幼龄也出现凹凸,叶片皱缩,是氮肥施用过多造成的。植株中部的叶片中肋突出,形状如扣着的船,植株下部的叶片扭曲,叶片大,叶柄长,也是氮肥多的表现。受冷害时,叶片上翘,向上反卷。受冻害时,叶片首先出现开水烫过一样的症状,继而出现失水状,最后萎蔫干枯。温度高叶柄长,温度低叶柄短,叶片下垂。
土壤水分多时,叶柄撑开,叶片下垂。这是由于在高湿条件下根系衰弱,地上部的养分和生长素不能运输到根,而积累在根颈以上的部位,所以叶柄偏上生长而叶片下垂。
施肥不当时会造成肥害,追施磷酸二铵过量或方法不当,则表现为延叶片的主侧脉基部辐射状地出现生理失水,进而黄化。追施尿素的方法不当,则会在叶片上出现点状或不规则状的生理失水,进而黄化。缺氮,植株瘦小,叶绿体形成受阻,叶片颜色由浓绿转成淡绿至黄绿,叶柄、叶基部红色,一般称作"缺绿",下部叶片黄化。茶黄螨的危害,光照不足,同样可引起叶片的"黄化"。
磷肥不足时,叶片呈暗绿色,有褐斑,老也变成褐色,叶片的厚度小于正常叶,叶片有时畸形。钾肥不足时,叶片出现斑状的缺绿症状,叶缘和叶尖坏死,叶片小,卷曲皱缩,茎的节间短。
土壤由于酸碱度的不适,使植株吸收铁困难,造成植株缺铁,叶片变为白色或黄白色,而且先出现于嫩叶。缺镁时植株表现出特殊的缺绿症状,先端变黄,颜色转变突然,从叶片的中心开始有黄斑,落叶早。缺铜时叶绿素合成少,叶尖发白。
菊酯类的药物使用不当,在叶片上出现点状或不规则的黄化斑,不受叶的限制。有机磷类药物使用浓度不当,嫩叶新叶变小,向上翻卷,叶肉增厚,叶脉凸起,叶缘有时出现缺刻,叶色发暗。激素或除草剂类的药物使用不当,会使辣椒的嫩叶、新叶扭曲变形,细小,但叶色基本正常。以上这些药害出现以后,可用400倍的白糖和400倍尿素的混合液喷辣椒植株,7天一次,连喷2-3次。
④果实的表现:白天日照不良,夜间温度低,土壤干燥或栽培密度过大,会形成小果,种子少,有时还会形成僵果。果实短,是因为土壤干燥或土壤浓度过高,影响了根系的吸收机能。果实表面无光泽的原因是高温干旱。果实上形成花青素而出现青紫斑,是因为低温干旱。
辣椒在坐果和出现周期性,要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加强水肥,植株调整,及时采收等方法来缩小这种不利的产量变化幅度。

灾害性天气与对策
灾害性天气的类型 灾害性天气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强寒流的袭击,在每年的1~2月,对温室的蔬菜生产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二是连阴天天气,长达1周甚至1个月的连续阴天,使日照不足平时的50%,气温和地温下降,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使辣椒植株处于饥饿状态。三是风、雨、雪天气,都有的低温光照,还有各自的危害,冬季的大风可能揭开草苫和薄膜,吹入温室内,造成冷害甚至冻害,晚秋或早春的雨天温室不能放风,温室内湿度大。四是连阴天或雨雪天后突然晴天,光照温度变化幅度大,在不良天气下的生理活动微弱的植株不能适应这样的环境,造成生理机能的失调。
对策 灾害性天气发生突然,危害严重,所以减少灾害性天气的危害是温室管理工作的重点。管理上应从保温、增光、配以应急措施人手,以防为主,做到有备无患。
①建造性能良好的日光温室:这是防灾减灾的基础。日光温室要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透光性能,后屋面和墙的厚度一定要保证,温室各处缝隙要堵严,建造时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不可偷工减料。
②加强保温措施:下午提早覆盖草苫,再加上几席草苫,增加临近草苫之间的重叠量,将前一年的废旧薄膜裁剪后缝在每一个草苫的外面,在温室前屋面下部围一层草苫,在温室内临时生火加温,但要有烟道,防止烟害,还可在夜间在温室内点十几只蜡烛。
③ 增光:在温室的内侧挂反光幕的方法,因为降低了温室后墙的储热量,也就降低了夜温,所以这种方法在灾害性天气过程中是不可取的,有效的方法是利用白炽灯进行人工补光,每天3-4小时,可促进光合作用,提高抗性。阴天时要利用中午时间放风排湿。雨雪天由于温度低,要将草苫轮流揭放,使各处的植株都见光,可利用阴天中短时的晴天将草苫大量揭开,捕捉短时光线。
④连阴、雨、雪后陡晴天气的管理:遇此天气,应缓慢揭苫,可采用间隔揭苫的方法。如出现萎蔫可用喷雾器喷清水,而后"回苫",恢复后再揭开。一两天后,植株适应正常天气后,要浇水施肥,还应叶面喷施速效肥,可喷0.3%的尿素或0.5%的磷酸二氢钾。

『伍』 蔬菜生长需要的是地温还是室温

控制的主要是室温,室温够了,地温不会太低的。取暖最好不要用地暖,地暖不适合蔬菜大棚使用。

『陆』 红枣大棚目标管理制度

说句实在话,来红枣大棚我觉得源行不通,我们这里就是红枣的产地,这里每家每户都有枣树,因为枣树棵苗比较大,不适合在大棚里种植。农民一般都是过了冬大概3-4月份给枣树浇水,轧枣树(就是给枣树去掉一些外皮和修剪树枝,)枣树发芽后5-9月根据枣芽和果实的情况进行喷洒农药,果实到了成熟季节就不喷洒农药了。如果是种植枣树盆栽,可以实施大棚种植。不过盆栽在枣树选型上要特别注意。

『柒』 冬季草莓种植,如何提高大棚地温促生长

一、冬季铺防寒草,降低冻土层厚度
冬季封冻前在大棚内的地表上铺防寒草,如稻壳、树叶、豆皮、粉碎的植物秸秆等,可使冻土厚度降低。若是冬季不扣膜,不做水泥、钢铁立柱的大棚,在早春扣膜前可将防寒草点燃,使之慢慢燃烧,既可化地,又可补充钾肥,对防治病虫也有一定作用。
二、巧加温、快速化地
一些加温的大棚,扣膜后,先将大棚封闭严密,在晴天的白天,早晨晚一点揭开大棚的覆盖物,利用太阳直射光,再配合炉火加温,使空气温度尽可能提高,以气温提地温;晚上早一点盖上保温覆盖物。
三、耕层下铺设防寒草
在大棚内的耕层土壤封冻前,可从大棚的一头开始挖床,深度25厘米,将床底清平,床内铺上适宜厚度的防寒草,踏平,回填耕层土,再将第二床的耕层土挖到第一床上,将床底清平,铺上防寒草,再将第三床耕层土挖到第二床上,再铺防寒草,这样依次将耕层下全部埋入防寒草。
防寒草不仅能隔断地下凉气的上升,也可减缓耕层土壤热量向下传导,从而大大提高耕层土壤的温度,而且在防寒草腐熟分解的过程中不但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还可不断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四、塑料薄膜地面覆盖
草莓的大棚施肥整地以后,将极薄的聚乙烯薄膜紧密地贴盖于畦或垄表面,在晴天的白天,太阳的直射光穿过薄膜使地表土壤获得太阳的辐射热,表层土温升高,通过传导作用逐渐向下提高土壤的温度。
五、提高育苗床土的温度
草莓秧苗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草莓将来的产量和品质,由于草莓育苗场地小,便于管理,可选用能够每年生产的温室大棚。有条件的大棚可在草莓根系密集的耕层中铺设地热线,用来提高地温。
六、提高灌溉水温,改进灌溉技术
苗床用水应事先预热,使水温达到25℃左右后使用;大棚内的灌溉用水应在大棚内设置水箱预热3-5天后再灌。最好采用膜下滴灌、渗灌、软管微灌等新的科学灌溉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因灌溉对地温造成的影响。
七、大棚小棚多层覆盖
在塑料大棚内套小拱棚,可使小拱棚内的气温提高2~4℃,地温提高1~2℃;在大棚中采用塑料薄膜做成二层幕,于夜间覆盖,可使棚内气温、地温平均提高1~2℃;在大棚四周覆盖一层1米高的草苫子,亦可使棚温提高1~2℃。

热点内容
重百超市供应商系统 发布:2021-11-27 07:59:12 浏览:259
成都瓦尔塔蓄电池经销商 发布:2021-11-27 07:59:09 浏览:828
宁波办公用品供应商 发布:2021-11-27 07:59:05 浏览:753
广州人人店经销商 发布:2021-11-27 07:59:03 浏览:49
旺旺上海经销商 发布:2021-11-27 07:58:59 浏览:362
三折门上海经销商 发布:2021-11-27 07:58:20 浏览:207
澳洲保健品代理商 发布:2021-11-27 07:58:17 浏览:728
木旯代理商 发布:2021-11-27 07:58:15 浏览:464
供应商开发年度总结 发布:2021-11-27 07:58:07 浏览:578
汤臣钙片代理人是谁 发布:2021-11-27 07:56:27 浏览: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