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回报不成正比成语
1. 形容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的诗词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蚕妇 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 工作和工资成正比,成语怎么说
按劳取酬
成语拼音
拼音:àn láo qǔ chóu
典故出处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专物质的分配也要按照‘各尽所能按属劳取酬’的原则和工作的需要,决无所谓绝对的平均。”
近义词
按劳分配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按照劳动贡献的大小领取报酬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分配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现代
3. “形容劳动与收获不成正比”的成语有哪些
得不偿失[ dé bù cháng shī ]
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出处:《后汉书·西羌传回论》:“故得不酬失;功答不半劳。’
贪小失大[ tān xiǎo shī dà ]
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出处:《吕氏春秋·权勋》:“达子……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得不酬失[ dé bù chóu shī ]
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出处:《后汉书·西羌传论》:“军书未奏其利害,而离叛之关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
事倍功半[ shì bèi gōng bàn ]
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要做善事;靠着善书教化人;终究事倍功半。”
入不敷出[ rù bù fū chū ]
敷:够,足。收入不够支出。
出处:《红楼梦》一○七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4. 形容 有付出既有回报的四字成语,
形容有付出既有回报的四字成语有:
一、稼穑艰难 [ jià sè jiān nán ]
1.【解释】:稼穑:播种和收获。指农事劳苦。
2.【出自】:《尚书·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
3.【示例】:自以为上等之人,习成一身轻薄,~,全然不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
二、俯拾仰取 [ fǔ shí yǎng qǔ ]
1.【解释】: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2.【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
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极其勤劳节俭
三、左右采获 [ zuǒ yòu cǎi huò ]
1.【解释】:左手右手都有收获。比喻研究学问,多采材料。
2.【出自】:《诗经·周南·关睢》:“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汉书·夏侯胜传》:“胜从父子建,字子卿,自师事胜及欧阳高,左右采获。”
四、一树百获 [ yī shù bǎi huò ]
1.【解释】:树:种植。种一次收获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长期获益。
2.【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3.【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
五、开花结果 [ kāi huā jié guǒ ]
1.【解释】:原指经播种耕耘后有了收获。现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2.【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开花结果自馨香。”
3.【示例】:如今方下种,还没有发芽哩,再隔五六年,~,才到你口。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
5. 货与价格不成正比用成语
物美价廉:【基本解释】:物品质量好,价格便宜。
价廉物美:【基本解释】: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拼音读法】:jià lián wù měi
【使用举例】: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现在不知增加了否?(鲁迅《彷徨·祝福》)
【近义词组】:物有所值
【使用方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回:“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要印一部书。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所以特来求教。”
【歇后语】:名牌货便宜卖
6. 工资与工作量不符,是什么成语
劳资不符
劳而无功
7. 工资跟工作不成正比成语
劳而无功. 入不敷出. 广种薄收. 多劳少得. 勤不抵债.
成语解释
【成语】: 劳而无功
【拼音】: láo ér wú gōng
【解释】: 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成语典故
【出处】: 《管子·形势篇》:“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词语辨析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评价一个人做事
8. 劳动与收获不成正比的成语
劳动与收获不成正比的成语——事倍功半、一劳永逸、入不敷出、得不偿失、舍本逐末、事半功倍、平步青云、青云直上、一步登天。
事倍功半
shì bèi gōng bàn
【解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辨形】半;不能写作“伴”。
【近义词】得不偿失、舍本逐末
【反义词】事半功倍
【例句】
(1)做工作;要讲究方法;否则就会~。
(2)学习要讲究方法;否则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