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融資 » 微軟融資史

微軟融資史

發布時間: 2021-10-24 00:27:34

㈠ 比爾蓋茨的微軟公司是靠什麼賺錢的詳細點好吧

微軟公司是世界PC機軟體開發的先導,比爾·蓋茨是它的核心。微軟公司1981年為IBM-PC機開發的操作系統軟體MS-DOS曾用在數以億計的IBM-PC機及其兼容機上。但隨著微軟公司的日益壯大,Microsoft與IBM已在許多方面成為競爭對手。1991年,IBM公司和蘋果公司解除了與微軟公司的合作關系,但IBM與微軟的合作關系從未間斷過,兩個公司保持著既競爭又合作的復雜關系。微軟公司的產品包括文件系統軟體(MS-DOS和Xenix)、操作環境軟體(窗口系統Windows系列)、應用軟體MS-Office等、多媒體及計算機游戲、有關計算機的書籍以及CDROM產品。1992年,公司買進Fox公司,邁進了資料庫軟體市場。

1975年,19歲的比爾·蓋茨從哈佛大學退學,和他的高中校友保羅·艾倫一起賣BASIC語言程序編寫本。當蓋茨還在哈佛大學讀書時,他們曾為MITS公司的Altair編制語言。後來,蓋茨和艾倫搬到阿爾伯克基,並在當地一家旅館房間里創建了微軟公司。1979年,MITS公司關閉,微軟公司以修改BASIC程序為主要業務繼續發展。

1977年,微軟公司搬到西雅圖的貝爾維尤(雷德蒙德),在那裡開發PC機編程軟體。1980年,IBM公司選中微軟公司為其新PC機編寫關鍵的操作系統軟體,這是公司發展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由於時間緊迫,程序復雜,微軟公司以5萬美元的價格從西雅圖的一位程序編制者帕特森手中買下了一個操作系統的使用權,再把它改寫為磁碟操作系統軟體(MS-DOS)。公司目前在6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辦公室,全世界雇員人數接近44,000人。

IBM-PC機的普及使MS-DOS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為其他PC製造者都希望與IBM兼容。MS-DOS在很多家公司被特許使用,因此80年代,它成了PC機的標准操作系統。到1984年,微軟公司的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隨後,微軟公司繼續為IBM、蘋果公司以及無線電器材公司的計算機開發軟體,但在91年後,由於利益的沖突,IBM、蘋果公司已經與Microsoft反目。1983年,保羅·艾倫患霍奇金氏病離開微軟公司,後來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艾倫擁有微軟公司15%的股份,至今仍列席董事會。1986年,公司轉為公營。蓋茨保留公司45%的股權,這使其成為1987年PC產業中的第一位億萬富翁。1996年,他的個人資產總值已超過180億美元。1997年,則達到了340億美元,98年超過了500億大關,成為理所當然的全球首富。

微軟的拳頭產品Windows98/NT/2000/Me/XP/Server2003成功地佔有了從PC機到商用工作站甚至伺服器的廣闊市場,為微軟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公司在Internet軟體方面也是後來居上,搶佔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在IT軟體行業流傳著這樣一句告戒:「永遠不要去做微軟想做的事情」。可見,微軟的巨大潛力已經滲透到了軟體界的方方面面,簡直是無孔不入,而且是所向披靡。微軟的巨大影響已經對軟體同行構成了極大的壓力,也把自己推上了反壟斷法的被告位置。連多年來可靠的合作夥伴Intel也與之反目,對薄公堂。2001年9月,鑒於經濟低迷,美國政府有意重振美國信息產業,拒絕拆分微軟。至此,訴微軟反壟斷法案告一段落。

微軟的組織結構支持公司包括以下核心業務組:

個人服務組(PSG):由集團副總裁 Bob Muglia 領導, 致力於為個人用戶和商業用戶提供更容易的在線連接,並且為各種各樣的設備提供軟體服務。PSG 包含了微軟的個人.NET倡議、服務平台部、移 動組、MSN的互聯網訪問服務、用戶設備組以及用戶界面平台部。

MSN 和個人服務業務組:由副總裁Yusuf Mehdi 領導,負責網路程序開發、業務發展以及MSN和微軟其它服務世界范圍內的市場和銷售,包括:MSN eShop, MSN Carpoint, MSN HomeAdvisor, the MSNBC venture, Slate 和 MSNTV平台組,由集團副總裁Jim Allchin 領導,負責在各個方面不斷對Windows平台做出改進 –例如把存儲、通訊、消息通知、共享圖象及聽音樂等變為Windows經歷的自然擴展。此外,本組包括.NET企業伺服器組、開發工具部和Windows數字媒體部。

辦公和商務服務組:由集團副總裁Jeff Raikes 領導,負責開發提高生產力和商業流程的應用和服務。工作包括將功能完善且性能強大的Microsoft Office逐步演化為以服務於基礎的產品。除Office部門之外,商用工具部門,包括bCentral和Great Plains的商用應用程序部門都將屬於該部門。

全球銷售、市場和服務組:由集團副總裁Orlando Ayala 領導,集成了微軟的銷售和服務夥伴,以滿足世界范圍內微軟用戶的需要。這些用戶包括:企業用戶、中小型組織、教育機構、程序開發人員和個人用戶。此外,本組包括微軟產品支持服務、網路解決方案組、企業夥伴組、市場營銷組織和微軟全球三大地區的業務組織。

微軟研究院 (MSR):由資深副總裁Rick Rashid 領導,負責對今天或明天的計算課題提出創造性的建議和解決方案,使計算機變得更加易於使用。同時負責為下一代的硬體產品設計軟體,改進軟體設計流程和研究計算機科學的數學基礎。關於MSR更詳細的信息可參見 Microsoft Research Web page。

運營組:由總裁和首席運營官Rick Belluzzo 領導,負責管理商業運作和全部的商業計劃。包括公司的財政、行政管理、人力資源和信息技術部門。

微軟公司(NASDAQ:MSFT, HKEx: 4338) 是全球最大的電腦軟體提供商,總部設在華盛頓州的雷德蒙市(Redmond,大西雅圖的市郊)。公司於1975年由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成立。公司最初以「Micro-soft」的名稱(意思為「微型軟體」)發展和銷售BASIC解釋器。最初的總部是新墨西哥州的阿爾伯克基。史蒂夫·巴爾默(Steve Ballmer)是現在的首席執行官。

使得微軟如此令人矚目的原因有以下一些:

它是全球最大的電腦軟體公司

在經濟學,它是一個驚人的網路外部性的例子

它在操作系統和辦公軟體方面扮演著事實上的壟斷者地位

它使得它的創立者躋身於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列;特別是掌門人比爾·蓋茨多年來位居世界首富

任何公開買賣公司中,它有最大的公司市值

多年來它官司不斷,和業界其他公司的明爭暗鬥已經成為IT文化的一部分。

微軟的產品

微軟生產的軟體產品包括了很多的種類:

Windows - 稱為「視窗」的圖形操作系統;它有很多版本。目前桌上版最新版本是Windows XP,伺服器最新版本是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幾乎預裝在所有的IBM兼容的個人電腦上。請參看Microsoft Windows的歷史獲取更多詳細資料。

MS-DOS - 微軟公司的早期產品,它是一個命令行界面。早期的Windows版本要在MS-DOS下運行,但是到了Windows NT以及以後的產品已經可以脫離MS-DOS運行了,但基於用戶因軟硬體在 Windows NT 不能正常運作,微軟同時間繼續推出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Me 在MS-DOS下運行的過渡產品。

Microsoft Office - 它是微軟公司的辦公軟體套件,根據版本不同可能包括Word(文字處理)、Excel(試算表)、Access(桌面資料庫)、PowerPoint(幻燈片製作)、Outlook(個人郵件和日程管理)、Project(項目管理)和Publisher(電子排版)等軟體。微軟也為Apple Macintosh生產使用於蘋果電腦的版本。

Internet Explorer - 它是微軟的網頁瀏覽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一種瀏覽器,從Windows 95開始,被設置為微軟各版本的Windows的默認瀏覽器。它在Apple Macintosh上也可以使用。微軟投資了四億美元來把這種瀏覽器預裝在蘋果機上。

Microsoft FrontPage - 它是一款所見即所得的網頁編輯軟體。

Windows Media Player - 它是一個用於播放音頻和視頻的程序。

微軟也生產一系列參考產品,例如網路全書和地圖冊,使用Encarta的名稱。

微軟還開發用於應用系統開發的集成開發環境,命名為Microsoft Visual Studio。目前已發布用於.NET環境編程的相應開發工具Visual Studio .NET。

游戲

帝國時代 (Age of Empires)

微軟模擬飛行 (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

微軟模擬火車

微軟模擬貨車

Halo(Halo)

halo2(Halo2)

注:《光環》為Microsoft旗下工作室開發.

「生態體系」

微軟公司試圖在其產品周圍建立「生態體系」,以為其產品以及品牌增值。

網路產品

1990年代中期,微軟開始將其產品線擴張到計算機網路領域。微軟在1995年8月24日推出了在線服務MSN(Microsoft Network,微軟網路)。MSN是美國在線的直接競爭對手,也是微軟其他網路產品的主打品牌。

1996年,微軟以及美國的廣播業巨擎NBC(國家廣播公司)聯合創立了MSNBC,一個綜合性的24小時新聞頻道以及在線新聞服務供應商

1997年末,微軟收購了Hotmail,最早以及最受歡迎的webmail服務商。Hotmail被重新命名為MSN Hotmail,並成為.NET Passport,一個綜合登入服務系統的平台。

MSN Messenger是一個即時信息客戶程序,由微軟在1999年推出,是美國在線的AOL Instant Messager(AIM)及ICQ的主要競爭對手。

培訓

微軟創立了多所培訓中心,旨在訓練出一批低成本、只精通微軟產品的雇員。最著名的就是MCSE考核(全稱「微軟認證系統工程師」)。雖然MCSE確實認證對微軟產品的熟悉程度,它卻並不是一個工程師的考核。一些苛刻的評論人員將MCSE稱作「必須咨詢那些有經驗的人」(「Must Consult Someone Experienced」)。

硬體產品

雖然微軟總體上是一家軟體公司,它也生產一些電腦硬體產品,通常用來支援其特殊的軟體商品策略:

早期的一個例子是微軟滑鼠,用來鼓勵更多用戶使用微軟操作系統的圖形用戶界面(GUI)。由於使用GUI而不用到滑鼠是很罕見的,因此滑鼠的流行會幫助更多用戶使用Windows。微軟確立了IntelliMouse(中鍵帶滾輪的滑鼠)滑鼠標准,新增的滾輪方便了用戶在瀏覽網頁時上下翻頁。

微軟還售賣游戲桿等游戲硬體產品。

公司還購買了互聯網設備公司WebTV,以支援其MSN互聯網服務。

2001年公司推出的Xbox游戲機標志著公司開始進入價值上百億美元的游戲終端市場,這個市場之前一直由索尼公司(Sony)和任天堂(Nintendo)兩家公司主導。

微軟歷史

微軟公司創立於1975年,公司創立初期以銷售

微軟公司(NASDAQ:MSFT)創建於1975年,是世界個人和商用計算機軟體行業的領袖。微軟公司為用戶提供范圍廣泛的產品和服務,並通過優秀的軟體予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任何設備進行溝通的能力。

微軟於1975年4月4日由威廉.H.蓋茨和保羅.艾倫合夥成立, 並且於1981年6月25日重組為公司。總部位於雷特蒙德,公司目前在6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辦公室,全世界雇員人數接近44,000人。

微軟大事年表

1975年4月4日 微軟成立

1979年1月1日 微軟從新墨西哥州的Albuquerque遷至華盛頓州的Bellevue

1981年6月25日 微軟組成公司

1981年8月12日 IBM推出帶有微軟16位操作系統MS-DOS 1.0的個人計算機

1986年2月26日 微軟將總部遷至華盛頓州的Redmond

1986年3月13日 微軟股票上市

1990年5月22日 微軟推出Windows 3.0

1995年8月24日 微軟推出Windows 95

1995年12月7日 比爾·蓋茨宣布微軟將全力支持和發展互聯網

1998年6月25日 微軟推出Windows 98

2000年2月17日 微軟推出Windows 2000

2000年6月22日 微軟推出Microsoft.NET戰略

2001年10月25日 微軟推出 Windows XP

2002年1月15日 比爾·蓋茨提出「可信賴計算」概念,

強調軟體產品安全性是重中之重

2002年1月15日 微軟宣布.NET進入第二階段

㈡ 3年前,把「餓了么」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張旭豪,現今怎樣了

我們的生活真是越來越方便快捷了,雙休天不想人擠人地逛街,可以上淘寶和京東購買自己喜歡的衣服。不想出門買菜,也不想做飯,可以隨時隨地地叫外賣。外賣的誕生,可以說改變了年輕人的用餐習慣。

因為外賣的誕生,還發生了這樣一件讓很多人唏噓的事件。有一個老人,他有兩個兒子,以前沒有外賣的時候,兩個兒子會輪換著過來,給老人做飯和打掃衛生。後來有外賣了,兒子不來了,每天就給老人點外賣,徒留行動不便的老人,和一屋子的外賣垃圾為伴。外賣可真「方便」,對這兩個兒子而言!

2020年11月,張旭豪身家高達55億元,入榜了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可謂是年少有為。有網友戲謔:我餓肚子就會想吃泡麵,而別人餓肚子想的是發現了一個商機,可以創業!最後,你平時愛點外賣嗎?

㈢ 如何看待諾基亞手機被微軟收購事件背後的成與敗

兩位大叔終於手牽手走向了高潮( ̄▽ ̄)…… 我看到的重點是:71.7億美金,僅僅值這么一點。聯想到之前小米科技新一輪融資估價達到100億美金,時代真的變了,但規律沒有變:行業進步需要顛覆。 可以參考一下缺乏創新、保守創業的日本,你發現自己能叫得出的消費品牌,這二十年來還是這幾家持續至今的大企業而已。伴隨著的,是他們的集體迷失。因為缺乏顛覆,就只有被顛覆,即使日本市場如此特殊,也避不開席捲全球的消費選擇。 微軟&諾基亞,上一個世代的王者,分別統治了地球人的桌面和口袋二十餘年。二十年的統治,足夠一個人,或者一個企業,形成一種精英氣質、貴族血統。這種文化傳承下來的結果是:但凡遇到危機,也認為自己能夠重新回到競爭的軌道,進而再次攬得當年失去的大量份額。這也是為什麼,當年諾基亞會選擇Windows Phone而非Android。只有差異化,才可能讓諾基亞回到巔峰。Nokia,這是一個高貴的身份,它不會甘於HTC、Sony這種市場地位,它如果要改變,目標就是重奪No.1但差異化,也是一場賭博。71.7億美金這個數字表明,投靠WP陣營這兩年,Nokia的市場表現遠遠沒有達到它的「制霸全球again」戰略目標哪怕只是第一步。 埃洛普是否是間諜,這不是一個業內人士應該去關心的,無論是不是他,都改變不了諾基亞的命運,它很難再重返第一了,但作為普通廠商,它的硬體可以保證自己足夠優秀。

㈣ 蘋果,谷歌,微軟收入從哪兒來

1、蘋果公司,經營范圍電腦硬體、電腦軟體、消費電子產品、數字發布、零售。
2、谷歌,經營范圍網路信息服務、搜索引擎、移動操作系統等。
3、微軟,經營范圍操作系統,辦公軟體,手機,平板,游戲機。

㈤ 為什麼微軟公司的一份普通股股票代表著所有者的一份資產和微軟公司的一份負債

股票和鈔票是異曲同工的東西,都是一種承諾,股票原本的承諾是一個上市公司所有的資產(資產自然包括運行中必要的負債)劃分為若干份,一份股票就表達著佔有公司總份數之一的價值。只是我們中國的普通股票沒有價值,都是一些圈錢的工具和賭博的籌碼,所以中國叫小股東為股民,美國公司出於對投資人的尊重稱為股東,所以股東重視的就是股票真正的內在價值,即公司的資產 負債 贏利能力。這些你展開來說就好了 ,順便說一下債和股的區別 債就是借錢,並給對方一個承諾在還錢時給一個固定的利息 利息多少在舉債時就會說明,基本是固定不變的。所以一個公司破產,它必須先還債 ,因為借別人的錢,而股則是以資抵債後剩下來的資產,按股票劃分。反之無論有多贏利,還債的利率是固定的。股則正常應分享公司的純利潤,但為了公司的生存和發展 大股東們往往會單方面截留絕大部分的純利用作下一年度的公司發展需要,而小股東沒有話語權所以淪為股民。

㈥ 為什麼說微軟融資只是要五分鍾就可以籌集創業的資金!

如果想真的保證公平,我想說一個建議,你覺得行就採納,不行聽聽也無妨。
首先確定C的年薪,只是先確定在這里,不要讓C知道年薪可以轉為股份。
再以三人資金量劃分股份。
最後從A和B股份當中各自平均抽一部分給C,作為工資。
由於B不參加任何事物所以A可以跟B協商股份是不是可以要到一部分管理股。

總之讓大家都覺得公平才最關鍵的,也是決定以後三人是否能長期合作的核心因素。
祝創業成功!

㈦ n financing from Microsoft Capital Corporation to offset the immediate costs什麼意思

一個客戶率直地購買來自微軟的軟體或者參與從微軟首都公司供給經費彌補立即的費用, 正如他們會與任何其他的傳統商務申請
來自微軟首都公司的 n 融資彌補立即的費用

㈧ 微軟歷史上的歷次危機

世界歷史上歷次金融危機 一、1637年鬱金香狂熱 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東西。1637年的早些時候,當鬱金香依舊在地里生長的時候,價格已經上漲了幾百甚至幾千倍。一棵鬱金香可能是二十個熟練工人一個月的收入總和。現在大家都承認,這是現代金融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投機泡沫。而該事件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在一個市場已經明顯失靈的交換體系下,政府到底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角色? 二、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倒閉的南海公司給整個倫敦金融業都帶來了巨大的陰影。17世紀,英國經濟興盛。然而人們的資金閑置丶儲蓄膨脹,當時股票的發行量極少,擁有股票還是一種特權。為此南海公司覓得賺取暴利的商機,即與政府交易以換取經營特權,因為公眾對股價看好,促進當時債券向股票的轉換,進而反作用於股價的上升。 1720年,為了刺激股票發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資者分期付款購買新股的方式。投資十分踴躍,股票供不應求導致了價格狂飈到1000英鎊以上。公司的真實業績嚴重與人們預期背離。 後來因為國會通過了《反金融詐騙和投機法》,內幕人士與政府官員大舉拋售,南海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滅。 三、1837年恐慌 183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引起了銀行業的收縮,由於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兌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一再推遲。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貴金屬由聯邦政府向州銀行的轉移,分散了儲備,妨礙了集中管理;英國銀行方面的壓力;儲備分散所導致的穩定美國經濟機制的缺失等等。 四、1907年銀行危機 1907年10月,美國銀行危機爆發,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託投資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首先是新聞輿論導向開始大量出現宣傳新金融理念的文章。當時有一篇保羅的文章,題目是「我們銀行系統的缺點和需要」,從此保羅成為美國倡導中央銀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此後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紐約商會宣稱:「除非我們擁有一個足以控制信用資源的中央銀行,否則我們將經歷一場前所未有而且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 五、1929年大崩潰 華爾街有史以來形勢最為嚴峻的時刻。1922—1929年,美國空前的繁榮和巨額報酬讓不少美國人捲入到華爾街狂熱的投機活動中,股票市場急劇升溫,最終導致股災,引發了美國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機。 六、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為不斷惡化的經濟預期和中東局勢的不斷緊張,造就了華爾街的大崩潰。這便是「黑色星期一」。標准普爾指數下跌了20%,無數的人陷入了痛苦。 七、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 1994—1995年,墨西哥發生了一場比索匯率狂跌、股票價格暴瀉的金融危機。不僅導致拉美股市的暴跌,也讓歐洲股市指數、遠東指數及世界股市指數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八、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7月,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從而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香港恆生指數大跌,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日本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九、2008年9月美國次貸風暴 摘要:研究國際金融危機傳遞機制,對於防範金融風險,建立有效風險防範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國際金融危機傳遞與傳遞源、被傳遞對象、傳遞媒介、傳遞途徑、傳遞過程、各國的經濟實力和經濟結構等相互關聯。國際金融危機的傳遞力度一般與傳遞源的距離、各國的經濟實力、金融體系的健全程度等成反比。拯救國際金融危機的方法對迅速中止危機的傳遞起著關鍵的作用。 關鍵詞:國際金融;金融危機;傳遞機制 研究國際金融傳遞機制,對於防範國際金融風險,建立有效防範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國際金融傳遞可分為正常傳遞與非正常傳遞兩種類型。正常傳遞指在維持各國匯率穩定和金融市場正常運行的條件下國際資本的流動和影響,非正常傳遞指引起各國匯率劇烈波動和金融市場秩序混亂的國際資本流動,它不僅由一國的金融危機影響到另一國,而且造成各國和地區之間的連鎖反應,即危機「傳染」。本文所討論的國際金融機制,主要指後一種類型。 一、傳遞源與被傳遞對象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國際環境下,由於種種原因首先爆發金融危機的國家(地區)稱為「傳遞源」。受傳遞源影響,同樣的危機很快出現在其臨近或周圍的國家或地區,這些國家或地區稱為「被傳遞對象」。一般情況下,國際金融危機的「傳遞源」多發生在區域經濟鏈條較為薄弱的環節上。那些被傳遞的國家或地區,往往與傳遞源國家在經濟類型、金融體制、發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處,具體來說,可大致分為兩種情況: (一)經濟一體化區域內高度相關的投資貿易關系。以這次東南亞貨幣危機為例,東盟五國較為全面地進入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階段是在1976年2月五國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以區內實行特惠關稅區時算起。當時東盟各國為了迅速發展經濟紛紛實行50出口導向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由於當時美、日、歐占東盟進出口總額的60%,使得東盟各國經濟極易受到西方經濟波動的影響。為此,東盟決定採取擴大區內貿易的政策,政策的實施使得東盟五國的內部貿易、投資比重迅速上升,各國經濟命運由此被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同時對東盟的這些經濟總量相對較小的國家來說,對外部波動極為敏感,加上各國在產業和進出口結構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競爭性,那麼一旦某國貨幣受到投機者沖擊而匯率發生大幅波動和下跌時,自然也會迅速影響到其它國家的外匯市場,從而造成貨幣危機的傳遞。 (二)國家之間存在某種貨幣一體化安排。1992年歐洲外匯市場波動的背景正是國際投機勢力看準了歐盟貨幣體系中,成員國雖然安排了相互間匯率浮動上下不超過2.25%的界限,這種貨幣一體化安排客觀上要求各國一致的貨幣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於當時東西德統一不久,德國政府對赤字融資的需要要執意維持馬克較高的利率,最終以英鎊為首的其它低利率貨幣遭受投機者拋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歐洲匯率機制,整個西歐經濟也陷入衰退。在這種一體化的貨幣安排下,任何一種薄弱的貨幣受到攻擊都可能引起整個區域的市場動盪。 二、傳遞媒介、傳遞途徑與傳遞過程 在全球金融市場一體化、資本市場自由化的國際環境中,貨幣政策傳遞機制越來越依賴於市場價格即匯率和利率等競爭性變數。區域金融危機發生,匯率和利率成為國際金融傳遞的主要媒介。特別是匯率變動直接對國際和一國經濟發生作用。在上述兩個例子中,作為傳遞源的國家都因過去的刻板的盯住匯率政策不能應付國家經濟和金融環境的變化,並都改變了匯率制度,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從而引起貨幣大幅貶值而發生金融危機。 國內的話,雖然我國已經頒布了政策,但是由於經濟的慣性下滑,情況惡化會持續到09年中旬,到後半年,情況會逐漸好轉,但是徹底正常要到2010年,即使正常起來,由於經濟體制改制,由出口為主變拉動內需為主,變動會很大。 國外話的,現在言之尚早,現在美國,日本,歐洲都忙著救市,但是效果還不明顯,中國與歐洲鬧別扭更間接的延長了金融危機的流行。不過大概要3-4年。 09年是估計會是世界上最亂的一年,咱國和美國都忙著撲火,你看現在中東亂的,美國也沒精力管(按事實說話,美國現在還是世界警察),朝韓也對上了眼。事很多。 受次貸問題的影響,美國金

㈨ 比爾蓋茨是如何成為世界首富的真的就是單靠微軟的利潤嗎

1.比爾蓋茲哈弗大學中途輟學,和保羅艾倫等研發軟體,但是苦於沒有市場,還好他母親是IBM第三大股東,這給他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憑借過硬的產品逐步贏得市場份額。
眼光獨到,在市場剛剛雛形階段,他就敏銳的發現了個人電腦的市場前景,這是其他人所不能做到的,
在其他國家(包括美國)還沒有意識到這種先進技術的時候,他的微軟早已打向國際市場,並逐步佔領國際市場大規模的市場份額,最後通過融資手段在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上市,逐步形成了今天的規模(關於這一部分最好閱讀一些經濟學的知識)
2.對於是否泄露國家機密,這個問題不好說,而且很難生產比微軟更好的系統
,況且世界各國都在用
3.如果你認為比爾蓋茲或巴菲特是世界首富的活,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應該是英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他們從滑鐵盧之戰時控制了英格蘭銀行,掌控了英國貨幣發行權,而後上百年時間內很多國際重大政治經濟問題都能找到他們的身影,比如美國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等等,後來逐步和各國政府掛鉤,據說現在家族資產有大約30萬億美元,相當於700個比爾蓋茲,家族最巔峰時期達到50萬億美元相當於3.5個美國(2009年美國全年GDP為14.3萬億美元)。建議你去看一下《貨幣戰爭》這本書,那裡面有詳細的介紹, 羅斯柴爾德才是真正的世界首富

㈩ 最近創業板很火,美國有微軟。中國媒體預言 中國會有很多微軟的。試問不同政體對其影響力的大小.

創業板市場的推出為主板市場高科技上市公司提供了新的機遇。主板市場的上市公司直接進入創業板市場的可能性似乎不大,但由於主板市場中的許多上市公司都存在將其部分業務或子公司分拆上市的可能性,因此可以極大地提高公司總體的價值水平,從而為主板市場帶來許多新的投資機會。此外,由於主板市場中具有相當一部分已經比較成熟的科技企業,他們中許多與科技板市場上市企業類似的個股也有望在其示範作用下得到價值的再次挖掘。創業板市場為主板上市公司提供了戰略意義上的發展機會。上市公司將所屬的子公司或項目公司在高科技板上市,在不失控股權的前提下,可以按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資企業的凈利潤分成。擁有創業板公司的主板上市公司,更可以拓寬融資的渠道,加強籌集資金的靈活性,從而有利於形成全方位的資本市場通道。創業板市場的設立,既能扶持一大批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又能對主板上市公司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發揮積極的作用。如果創業板市場受到過分追捧,對主板市場的沖擊也在所難免。投資者短線投機的心態過於濃烈,而長線投資的意識尚待強化。我國證券市場在推出可轉換債券、證券投資基金和老基金重組時,可以看到市場上的非理性氛圍還相當濃厚。我們一旦推出高新技術板,一定會受到眾多投資者的熱烈追捧,這樣一來對主板市場的沖擊也就再所難免。在短期供求關系及概念支持下,創業板市場上的股票價格可能有較大的上漲空間,這將吸引相當一部分資金從主板流向創業板市場。如果創業板市場不設漲跌停板限制,再考慮到創業板上市公司股本規模普遍較小,而且可供炒作的題材豐富,股價的活躍性和波動性必將大於主板股價,這也將吸引進一大批投機性資金,因而短期內可能從主板市場抽走相當數量的資金。當然,資金並非僅僅只是在存量上調整主板和創業板之間的分配,只要資金面保持增量供應,創業板對主板資金的負面影響將會被控制在一定幅度內,主板市場也有自身的優勢,比如風險性要低於創業板。主板市場上現有的高科技概念股票的定價將受到影響。 創業板市場對兩個市場股價的影響 兩個市場的股價走勢在一定程度上將是一致的,不管是主板市場,還是創業板市場,兩者所依託的宏觀背景是相同的,政治局勢、經濟形勢以及經濟政策等宏觀因素的變動最終都將反映在兩個市場的股價變動中。兩個市場中任何一個市場的波動都有可能引發另外一個市場的連鎖反映。當然兩個市場的走勢也將呈現相當大的差異,市場股價的變動還取決於每一個上市公司的股價變動,上市公司的股價變動又取決於其微觀企業層面狀況的變化。由於創業板與主板市場所涵蓋的上市公司的產業歸屬與產品市場不同,相應地,投資者也會對兩個市場的上市公司業績及其股價寄予不同的預期,因而其股價變動也會有相當大的差別。主板市場中屬於高科技產業的個股走勢將向創業板市場上市公司的股價靠攏。在主板市場中已有一定數量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一些傳統產業中的上市公司也有可能通過資產置換而加入到高科技產業中來。此類上市公司由於產業屬性與創業板市場中的上市公司較為相近,企業經營所面對的小環境也與創業板企業相一致,因此,投資者可能會傾向於用同一個價值標准與模型來衡量它們,並更多地將兩者進行橫向比較與評估。在此基礎上,兩者的股價走勢就有可能趨於一致。創業板市場與主板市場的競爭突出體現在對於上市公司和市場資金的爭奪上。在創業板市場建立之後,主板市場就面臨著來自於創業板市場的競爭,面臨著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的分流。潛在的擬上市公司會選擇創業板市場,那些已在主板市場上市的高科技企業也有可能通過分拆或下設子公司間接到高新技術板上市,一些傳統產業中的上市公司可能通過培植高科技業務並將與該項業務有關的資產轉而申請到創業板上市,從而使得其具有成長潛力的核心業務實際體現在了創業板市場的股價中。上市公司素質的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投資者的資金流向,投資者將更多地關注創業板市場的走向,增加對創業板市場的投資。而創業板股價的走高反過來又會推動上市公司資本擴張,並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業加入到創業板市場中去,從而實現創業板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的雙贏局面。創業板市場良性循環的實現對主板市場而言,可能意味著增量資金的絕對或相對減少,意味著上市公司預期成長潛力的相對下降,從而對其股價產生相對不利的影響。 創業板市場可能會放大投資風險。創業板市場的風險比主板市場要大,這主要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創業板市場的上市企業主要是高新技術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本身發展就不確定,而且高新技術在帶來高收益的同時,必然伴隨著高風險,是典型意義上的風險投資。創業板市場的上市條件會明顯放鬆,主要是放鬆其盈利要求,這本來是充分考慮到創業板市場上市企業的特點,但必須看到目前的主板市場審核標准高,上市條件嚴,仍然不少企業上市後不久業績就滑坡,甚至有些企業在上市前採取人為包裝、虛構利潤等違法行為,給投資者帶來很大的損失。在條件放鬆的情況下,有些企業會人為虛構高科技含量,上市後才暴露,對市場的影響也難以估量。雖然創業板市場上市企業股票發行實施主承銷商保薦責任制度,但目前券商的整體管理水平比較低,中介機構獨立性還是比較弱,這些都可能會帶來潛在的投資風險。創業板市場的建立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兩個市場的波動。由於創業板市場的上市公司選擇標准與主板市場完全不同,主板市場注重上市公司的資本規模與現有業績水平,而創業板市場更注重上市公司的未來發展,對其靜態的盈利能力與資本規模並不作要求或不做過多的要求,從而使得創業板上市公司在具有潛在成長前景的同時,其未來狀況也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反映在市場上就會造成股價的劇烈波動,從而有可能造成創業板走勢的大起大落,這種走勢特點也會或多或少影響到主板市場,從而加劇了證券市場的整體波動風險。 創業板市場對投資者提出更高的要求由於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的不對稱,對創業板市場的市場監管難度較大,由於申請上市的中小公司處於成長期且不確定性很大,因而對這些公司的投資風險也就相當地高,這就對投資者本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投資者能對創業板市場上市公司的經營能力和潛力進行自行評估,並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監管機構不會提出投資潛力或風險程度的任何建議,也會對投資者的投資利弊作出判斷,即創業板市場堅持和強調「買者自負」原則,當然創業板市場會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明顯的風險警告,以此提高投資者的風險意識。 創業板市場將引發市場投資理念、思路和操作上的變化。如果說主板市場主要以市盈率為定價原則,那麼創業板市場就特殊得多,對創業板上市企業發展前景的預期將是今後投資創業板市場的主要依據,而與高收益相伴的往往是高風險,這樣將對投資者的專業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不僅要及時准確把握信息,更要掌握高超的風險規避技巧。設立創業板市場,有利於激發市場活力,重新塑造新的投資理念,對大牛市行情起推波助瀾的作用。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加盟證券市場,其誘人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增長潛力,必將拓展投資者的想像空間,激發市場活力。以業績和市盈率作為投資原則的原有投資理念將會受到一定的沖擊,取而代之的是以成長性為核心的新的投資理念,投資理念將會產生革命性的變化。 證券市場能否取得持續的發展,主要要看這個市場能不能吸引優秀的企業來上市,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投資。高科技企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增長潛力,應該成為創業板市場爭取的重點,但一些非高科技企業也有著良好發展前景和巨大增長潛力的,如果把這些企業排除在外,則市場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改變科技板的提法,並進而對創業板市場進行重新定位,就可以增強創業板市場的包容性,進一步擴大市場范圍,從而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投資者的投資需要。即將開設的創業板市場的提法和重新定位,將有利於這一市場健康成長和發展。 創業板市場有助於證券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實現 目前我國證券市場資源配置的功能還沒有充分發揮,突出表現為市場資金的流向並未與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要求相吻合,從屬高科技產業的上市公司與其他上市公司相比,在股價及後續融資能力方面並沒有明顯的優勢,一些處於夕陽產業、業績大幅滑坡的上市公司其市值與市盈率仍然居高不下。創業板市場不僅拓展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還將凸現高科技產業及其相關企業在整個證券市場中的地位,引導市場投資者更大程度地關注中小高科技企業並對之寄予更濃厚的投資興趣。 創業板市場將推進我國證券市場的市場化進程 我國證券監管部門的高層領導多次強調,推動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需要加強監管,使之走向規范,進一步實行市場化,凡是市場能夠起正常作用的,就要讓市場來決定。我國證券市場十多年以來的實踐也證明,政府直接干預過多是證券市場滋生一系列問題的源頭所在。當前,減少政府對證券發行的直接干預,提高企業上市的透明度,推動證券發行的市場化進程,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證監會也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創業板市場的開設可以為我國證券市場盡快與國際慣例接軌,推進市場化進程提供一個很好的契機。 創業板市場將推進我國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 目前,滬深證券交易所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創業板市場,以適應中小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中小企業迅猛發展的需要,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目前國內高新技術企業上市融資的條件基本與其他行業內的企業相同,但高新技術企業在發展初期普遍具有規模較小、盈利不穩定、急需資金投入的特點。由於主板市場的進入門檻對這些企業而言相對較高,間接融資的信用等級又偏低,因而資金問題一直困擾和阻礙著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創業板市場門檻的降低將使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能夠從證券市場獲得直接融資。首先,可以改變在間接融資條件下主要由銀行承擔投資高科技項目風險,卻無法獲得除貸款利息外的相應收益的狀況,建立一種「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投融資體制,進而增強金融系統的抗風險能力。其次,創業板市場為風險資本提供了退出套現機制,可以吸引更多的風險資本投資於高新技術的產業化。高新技術產業的基本特徵是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快節奏,這不是銀行投資、政府補貼所能支持的,必須培育民間資本投資,促進風險投資多元化。第三,部分中小企業成功上市後,其創建者獲得的高額創業利潤和社會聲譽,將激勵更多的人從事創業活動,促進人才、資金等社會資源配置到高新技術領域。特別是高新技術中小企業上市後,將接受來自市場管理層超過主板市場的嚴格監管,這有利於高新技術中小企業建立規范、透明的運作機制,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我國中小企業資源相當豐富,有一大批具有發展潛力且成長性頗佳的中小企業,大力拓展直接融資渠道,積極推薦中小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中小企業在創業板市場上市,以證券市場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已上市的高科技公司不僅可以通過增資擴股來擴大自身的規模,而且可以積極探索分拆子公司等金融創新,充分利用創業板市場,實現主板上市公司和創業板上市公司協調互動、共同發展的效應。 創業板市場將率先與國際證券市場接軌 證券市場要為生命力很強的新經濟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雖然對新經濟的闡釋目前還見仁見智,然而,信息化和全球化已成為「新經濟」的實質是公認的。我國證券市場大部分還沒有開放,但已經正在加入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國即將加入WTO,也給中國證券市場帶來挑戰和機遇。因此,減少政府幹預,強化市場機制,增加市場層次,是中國證券市場為新經濟創造良好市場環境的題中應有之義。我國證券市場本身需要在市場化進程中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作為新興市場,創業板市場將在一定程度上擔負起制度創新的角色,而傳統市場雖然在制度設計方面有諸多的缺陷,但基於現實環境的束縛,其制度的改革將是漸進的。 建立創業板市場有助於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地位。資本市場的全球化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全球資本市場的資金流向來看,包括NAS DAQ在內的全球新興市場正成為全球資金追逐的一個焦點,高科技企業所蘊含的巨大成長潛力成為支撐新興市場不斷壯大的內在動力。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將逐步展開,主板市場的開放步伐可能會相對慢一些,而創業板市場將率先與國際市場接軌。

熱點內容
重百超市供應商系統 發布:2021-11-27 07:59:12 瀏覽:259
成都瓦爾塔蓄電池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9:09 瀏覽:828
寧波辦公用品供應商 發布:2021-11-27 07:59:05 瀏覽:753
廣州人人店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9:03 瀏覽:49
旺旺上海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8:59 瀏覽:362
三折門上海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8:20 瀏覽:207
澳洲保健品代理商 發布:2021-11-27 07:58:17 瀏覽:728
木旯代理商 發布:2021-11-27 07:58:15 瀏覽:464
供應商開發年度總結 發布:2021-11-27 07:58:07 瀏覽:578
湯臣鈣片代理人是誰 發布:2021-11-27 07:56:27 瀏覽: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