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商策劃 » 翁源縣招商引資

翁源縣招商引資

發布時間: 2021-08-02 21:03:04

『壹』 中國蘭花第一縣在哪裡

隨著廣州華力園藝落戶翁源,廣東最大的蘭花基地已經正式開建。翁源縣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幾年時間內,翁源將成為國內蘭花種植面積最大、品種 最齊全的蘭花第一縣。翁源地處韶關南部,地理位置靠近北回歸線,晝夜溫差大,境內沒有污染企業,空氣清新,水質優良,是蘭花的最佳生長地之一。近年來,翁源縣充分利用優越的自然氣候資源優勢,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台商在翁源投資種植蘭花及園林花木,到目前為止共有35家外商投資種花木,面積達11000多畝。在廣東省道245線翁源境內的仙鶴路段,公路兩旁建起了近四公里的「蘭花長廊」,面積4200多畝,其中台商27家,種植蘭花面積佔八成五以上。由於地理位置水土得天獨厚,近年來翁源花農們培育出的蘭花品種在國內外蘭花博覽會獲得大獎達60多個,「余蝴蝶」、「寒梅香」等一批珍稀名品開始享譽蘭界。目前蘭花已經成為該縣農業的「五大支柱產業」之一。華力園藝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在兩三年前來到翁源試種紅掌、蘭花,發現這里的氣候、水土特別適合蘭花生長,不僅葉子沒有了過去的黑斑,而且花色特別鮮艷,達到了國際最頂級的荷蘭花卉水準,於是決定在翁源籌建廣東最大的蘭花基地。按照規劃,首期建設130畝三萬平方米的標准化大棚,二期建設280畝六萬平米大棚。到二期完成後,該基地將是廣東最大的蘭花基地。在三期規劃中,該公司計劃將蘭花的研發中心也設在翁源。目前一期建設已經完工投產。在一期的標准化大棚里,記者看到包括貓眼、竹芋、七彩竹芋等40多個蘭花品種,不少品種是剛從國外引進,在國內市場是絕無僅有的,這些蘭花長勢良好,50%的產品遠銷德國、荷蘭、日本、韓國、香港等地。在眾多花卉中,還有一棚的紅掌高大鮮艷,植株比尋常紅掌高出20多厘米,公司負責人說,這些紅掌的種子是伴隨衛星在太空繁育的全新品種

『貳』 廣東翁源縣有培育蘭花嗎

不是有,而是很多。詳情請看下面這篇報道: 近年來,廣東省翁源縣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當地獨特的地理環境及自然氣候資源,把以蘭花為龍頭的花卉產業作為縣域經濟農業支柱來培育,積極探索符合翁源蘭花產業發展的模式,以誠招商、以商促商,推動蘭花產業發展,努力向「中國蘭花第一縣」和「中國蘭花之鄉」的總目標奮進。

產業神話 全國第一

翁源,位於廣東省北部,韶關市南部。南臨廣州,北靠江西、湖南,是珠江三角洲通向內地的必經之路,被稱為「粵北南大門」。

翁源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形為山地丘陵地帶,具有明顯的山地氣候特徵,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山水奇秀,物產豐饒。

據有關資料記載,翁源是世界蘭花原生分布點之一,全縣七鎮一場均有不同品種的蘭花生長。在全國31種蘭屬植物中,翁源就有10多種。

1998年,有十多年種蘭經驗的台商張建邦先生在翁源朋友的引薦下,來翁源考察當地的氣候環境和蘭花資源,開始在江尾鎮仙北村試種蘭花,這正是翁源花卉產業發展的開端。經過一段時間的試種,張先生在翁源培植的蘭花由於葉面油綠、無黑斑、根粗莖壯、花兒個大色艷、抗病性強,成品花運到珠江三角洲銷售時,被搶購一空,而翁源也從此成為遠近聞名的種蘭寶地。

2002年,珠三角較大型的花卉企業綠科環球有限公司首先進入翁源創辦了仙鶴花卉種植基地有限公司。緊隨其後,台灣九翁企業集團2002年在仙鶴投資2000萬元,創辦了利用高山氣候培育蘭花為主的九仙寨自然生態渡假村。目前,全縣有台灣九翁企業集團、綠科環球有限公司、長春蘭蕙公司等27戶台資花卉企業、廣州華力園藝有限公司等8戶外資花卉企業,當地頗具種植規模的專業種植戶已有150多戶,通過專業種植輻射引導的種植戶達2000多戶。翁源已形成了 「國蘭洋蘭並進,科研生產並舉,精品大眾並存,外商農民並種」的生產格局。全縣蘭花種植面積已發展到7600多畝,僅在江尾鎮境內省道S245線兩旁就建成了長5公里多,面積5000多畝的「蘭花長廊」,成為全國最大的國蘭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蘭花第一縣」。蘭花產業年產值達2億元,銷售額達1億元,蘭花銷售量占廣東蘭花出口的4成,為國家創外匯200多萬美元。

翁源以蘭花為龍頭的花卉產業迅猛發展,創造了產業發展的神話,在短短的幾年間成為當地的五大農業主導產業之一。

以誠招商 以商促商

翁源在致力打造「中國蘭花之鄉」過程中,為發揮資源優勢,積極實施「外向帶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決策,認真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加強引導、規范管理、積極發展」的方針,制訂了發展花卉產業的扶持優惠政策,在花卉招商工作中,翁源縣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不斷優化環境,積極為客商搞好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增強招商引資競爭力。為使客商進得來,留得住,能發展,該縣成立了花卉產業發展協調小組,協調解決全縣花商在投資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蘭花種植最為集中的江尾鎮「仙鶴花卉長廊」,成立了客商項目跟蹤服務協調小組,建立項目全程服務責任制,每一個項目都由指定的鎮政府有關人員跟蹤服務,大力協助客商開展工作。同時還成立了治安巡邏隊,日夜巡邏,保證「仙鶴花卉長廊」的安全。

以誠招商,以商促商,良好的投資環境不斷增加了客商投資的信心,不少客商不僅對原項目增加了投資,擴大了規模,還主動宣傳當地的投資環境,吸引其他客商前來投資置業。

積極探索 致富一方

蘭花產業實現了全國第一,將來又如何發展呢?「蘭花產業的發展一定要和廣大農民群眾的利益聯系在一起,必須是致富千家萬戶的產業,才有廣闊和長遠的發展空間」,這是翁源**領導人的認識。但蘭花種植是一項高投入、高回報的產業,每畝需投入成本約10萬元左右,普通農民是無辦法參與的。如何摸索出一條符合翁源蘭花產業發展的道路,讓高投入、高回報的蘭花產業成為造福農民、致富一方的事業,翁源的**領導對翁源的蘭花產業發展進行了認真地思考和探索。

為尋求適合翁源花卉產業發展的模式,2006年4月,翁源縣委書記鄧小傑率團赴浙江省參觀考察號稱「中國蘭花之鄉」的蘭溪市,在聽取蘭溪市領導有關蘭花村建設及蘭花產業發展情況的介紹後,參觀了被譽為「中國蘭花第一村」的蘭溪村。通過考察認識到要借鑒蘭溪發展蘭花產業、創建蘭花專業基地和專業市場的經驗和做法,蘭溪市蘭花種植「進入尋常百姓家」的發展模式,要結合翁源實際推廣

通過多方考察論證,翁源決定以市級農業龍頭企業仙鶴花卉種植基地有限公司為依託,嘗試「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發展簽約種植,確保農民投資的低風險。以公司為支撐建設蘭花生產基地,以基地為中心發展專業戶,以專業戶為重點輻射帶動廣大農戶發展蘭花生產。引導農民科技種花,開拓市場,為花農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和配套服務。公司對貧困專業戶,從技術、資金、農資、種苗等方面進行重點扶持,包銷合格產品。在外商的帶動下,當地有150多戶農戶成為蘭花種植專業戶,種植面積1000多畝。通過外資企業帶動,當地涌現了一批種花致富的典型。

江尾鎮仙北村的村民陳現夫,開始時在仙北村台商開設的蘭園里打工,學種蘭花。經過幾年的工作經驗積累,在2001年,多方籌集資金20萬元,成為當地第一個搭棚種植蘭花的專業戶。目前,他的蘭園面積已發展到20多畝,年純收入8萬元以上,蘭場總價值達300萬元。

為鼓勵農民種植花卉,當地政府出台了優惠政策,例如江尾鎮政府規定:採取政府補貼的辦法,扶持當地農民發展花卉種植,鎮政府對種植花卉一畝以上的農戶,按每畝500元進行補貼;協調好農村信用社的關系,對農戶發展花卉種植給予優先照顧,每戶可得到5萬元以下的貸款;對花卉種植專業戶用水、用電等基礎設施的安裝給予最大的優惠;為農戶提供技術援助,翁源縣蘭花協會每年舉辦四期技術培訓班,並根據農戶的需求,邀請專家和技術員現場指導,為農戶排憂解難;為農戶穿針引線,提供銷售信息,解決銷售問題,使群眾打消顧慮,放心參與花卉產業的發展;實行激勵機制,對花卉產業的發展作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宏偉藍圖 世界品牌

物質和精神因蘭花而提升,自然有更遠大的目標。翁源的蘭花產業上規模、上檔次後,為形成品牌效應,該縣先後舉辦了海峽兩岸(翁源)暨第五屆廣東省蘭花博覽會、中國國蘭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研討會及中國蘭花產業研討會等盛會。同時,通過行業協會,積極動員組織花卉企業參加各類博覽會。

據統計,自2001年以來,翁源蘭花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內外蘭博會,展出的荷、蝶、梅精品令各界人士大為贊賞,花卉基地培育出的蘭花品種在全國及省內外蘭花博覽會上獲得的特別金獎、金獎、銀獎等獎項累計60多個。「余蝴蝶」、「寒梅香」、「韶關第一荷」、「北江荷」、「仙鶴錦」等一批珍稀蘭花銘品開始享譽蘭界。2007年,翁源國蘭在 「2007廣東人民最喜愛的土特產評選活動」中被評為廣東人民最喜愛的土特產之一,並榮獲「最佳效益獎」。

面對蓬勃發展的蘭花產業,翁源縣委、縣政府將眼光放得更長,目標看得更遠。

2005年10月,翁源縣委、縣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花卉產業的決定》。提出以翁北片的江尾、壩仔兩鎮為中心點向四周輻射擴散,用3-5年時間,建設3-5萬畝以蘭花產業為龍頭的花卉生產基地。

翁源花卉產業發展目標不僅是全國最大的國蘭生產基地、「紅三角」花卉交易中心和珠三角後方花卉生產基地,還要成為中國花卉的世界品牌。2005年12月,廣東省科學技術廳正式批准蘭花生產最為集中的江尾鎮為蘭花專業鎮。為完善花卉產業規劃,確定區域布局,2006年3月,翁源花卉產業管理部門制訂了《翁源縣花卉產業五年(2006-2010年)發展規劃》,介紹了該縣以蘭花為龍頭的花卉產業的現狀和發展前景,指出了花卉產業發展中存在問題,明確了發展花卉產業的總體目標及實施總體目標的主要措施,確定了花卉品種區域布局,勾畫出了翁源蘭花產業發展的紅線圖。

如今,翁源蘭花不但銷往廣州、佛山等珠三角地區,而且遠銷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地。2008年11月18日,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授予翁源縣為「中國蘭花之鄉」。展望未來,翁源不僅僅是「中國蘭花之鄉」、「中國蘭花第一縣」,翁源蘭花也將代表中國成為世界花卉的知名品牌。

『叄』 易建聯的家鄉是哪裡有什麼好的歷史人文么

鶴山市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與南海、順德隔江相望,325國道、江鶴和佛開高速公路、江肇公路縱橫貫穿全市,水陸交通便利。鶴山於公元l732年(雍正十年)建縣,因市內有山形似仙鶴而得名。建國後曾與高明縣合稱高鶴縣,1982年恢復鶴山縣建制。1993年11月撤縣設市,下轄11個鎮,2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12個村民委員會,l0個三峽庫區移民村。市人民政府駐沙坪鎮,規劃控制面積81.4平方公里,現建成面積15.7平方公里。

鶴山地理位置,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北緯22.29度--22.52度,東經l12.28度--ll3.25度),屬南亞熱帶季風區,境內具有海洋氣候特徵,溫、光、熱、雨量充足,四季宜種。年平均日照l789時,年日照率達40.1%日照時數,帶來太陽幅射熱量大,年平均幅射量l04.08千卡/厘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2.8℃,年平均降雨量l700公釐左右,夏秋多台風暴雨,無霜期為365天,冬春有冷空氣侵襲和偶有奇寒,無霜期長。鶴山緊靠西江,境內河流眾多,主要河流有7條,全長共187.8公里,流域面積1003.28平方公里,除沙坪河屬西江交流外,其餘均屬潭江水系。

鶴山總面積ll08.3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6萬人,男女性別比100:100.1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21人。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常住人口有45.56萬人,全市人口以漢族為主,有壯族、瑤族、回族等29個少數民族。

鶴山有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36.2萬,分布於51個國家和地區,是全國著名僑鄉之一。

鶴山市屬珠三角經濟圈發展中城市之一。鶴山市委、市政府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科學規劃,集約發展,科學創新,生態優先」的方針,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深化改革開放,促進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山水園林城市,努力建設富強鶴山、文明鶴山、生態鶴山、和諧鶴山。2005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87.7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8.34億元,第二產業47.41億元,第三產業31.9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4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5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44元。2006年上半年實現生產總值49.2億元,增速高於全省和江門市平均水平。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93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2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2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353元。經濟的快速發展,大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科技、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各項事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鶴山市先後跨入全國80個小康縣(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等先進行列,國家火炬計劃新材料產業基地、榮獲全國體育先進縣(市)、全國「愛心獻功臣」先進市、全國綠化百佳縣(市)、省衛生城市、省雙擁模範市、省教育「兩基」先進縣(市)稱號。

鶴山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化城市。在工業發展方面,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近幾年,鶴山市著力構築工業發展平台。加快工業園區建設,使園區經濟成為主要經濟增長點,以國家火炬計劃新材料基地為「點」,江沙工業走廊(江肇公路)和325國道為「線」,各鎮工業園區為「面」,拓寬工業發展新載體。重點發展好國家火炬計劃新材料基地鶴山園區這個品牌,創新開發模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設好鶴城-共和園區,規劃好龍口-桃源園區,使之成為外資、民資投資的新熱點,爭取在「十一五」期間將其建設成初具規模的產業園,成為鶴山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主平台。以國家火炬計劃新材料產業基地為龍頭,帶動以紡織,製鞋、印刷、機電、五金、食品、建材、造紙、電子、廚具、燈飾、制傘等產業加快發展。以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和效益為核心,按照投資密度、產業鏈延伸度、財稅貢獻率、資源消耗率、就業按置率和對環境影響等六條標准,嚴把項目質量關,提高產業素質和競爭力,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2005年鶴山市全社會工業總產值19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45.5億元,全社會工業增加值45.1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5.5億元,工業銷售產值142.8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11家。2005年全市新上、增資項目272個,計劃總投資41億元,其中投資規模超1000萬元的項目111個,超5000萬元的項目18個,超億元的項目4個。企業自主創新能逐步增強,有7個企業創建了9個省著名商標品牌。2006年上半年實現工業增加值26.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88.1億元,全市新上和增資各類投資項目153個,計劃投資總額超52.53億元。目前,全市工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31家,其中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超10億元,銀雨燈飾有限公司、美雅股份有限公司超5億元。民營經濟發展較快。2005年末全市私企業1435戶,個體工商戶12989戶,規模以上民營工業產值53億元。

鶴山市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將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農村經濟結構作為重點,完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堅持科技興農,提高土地產出水平,大力發展精細農業、集約農業、訂單農業和特色農業,促使傳統農業加快向現代農業轉變,努力將我市打造成為港澳及珠三角大城市群提供綠色、環保及無公害鮮活農產品的基地。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快建立農業標准化體系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促進農業生產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提高競爭力和綜合效益。近幾年來,鶴山市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三高」農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使傳統農業向商品化、基地化、現代化方向發展。發展和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特色經濟新格局,積極探索」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現已建成生豬、三鳥、水產、蔬菜、西瓜、優質水果、鴕鳥、珍禽等產品生產基地,大批農副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全市實現造林綠化達標工作,森林覆蓋率達47.6%。西江大堤五期加固整治工程以及沙坪水閘除險加固達標工程己告竣工。2005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15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55.3億元。2006年上半年全市農業總產值6.8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58.37億元。

外貿、金融、財政以及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有所。2005年外貿出口總額6.54億美元,其中一般貿易出口2.37億美元,加工貿易出口4.1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7738萬美元,合同外資金額1.64億元美元;稅收總收入9.51億元,其中國稅國內稅收收入5.35億元,地稅收入3.35億元;實現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5億元;全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12.31億元。2006年上半年全市外貿出口總額3.57億美元,其中一般貿易出口1.52億美元,加工貿易出口2.0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754萬美元,合同外資金額9917萬美元;2006年上半年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29億元,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19.2億元。 第三產業中房地產業發展較快,2005年鶴山碧桂園完成投資3.5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44元;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69609人、失業保險51419人、醫療保險32738人、工傷保險57730人、生育保險52300人。

鶴山市著力優化投資環境,加強交通、通訊、能源、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2005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億元;「十五」期間全市累計固定資產投資115億元。2005年,全市公路建設投資2.2億元,實現公路網路化、硬底化,現有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885.8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達到79.95公里,鶴山港是國家一類口岸,市內每天有高速豪華客輪與香港對開,港口可停泊3000噸級貨輪,年吞吐量160萬噸;郵電通訊實現城鄉電話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固定電話裝機總容量超14.9萬門,電話普及率為111.7℅,手機用戶25.3萬戶,互聯網用戶1.72萬戶,建立了政府電子政務專網平台;2005年全市電網建設及改造投入1.15億元,完成鶴山主變電工程、古勞擴建主變電工程、35項農網改造工程和15配網工程等。

教育、科技、衛生、文化、旅遊等各項事業得到較快發展。創建省一級學校5所、江門市一級學校5所、鶴山市一級學校6所。教育質量穩步提高,高考成績穩居全省前列。2005年我市被列入國家星火計劃項目1項、省科技計劃項目4項、江門市科技計劃項目13項、獲得江門市科技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全年專利申請量210項。全市農村合作醫療參保覆蓋率達77.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達18.92萬人,參保率排在江門市前列。文化活動蓬勃開展,承辦了省第七屆龍獅大賽、舉辦了「冼星海誕辰100周年暨抗戰勝利60周年文藝活動」、「市慈善表彰文藝晚會」等大型文化活動。鶴山市充分利用旅遊資源,加快發展旅遊事業,旅遊設施不斷完善,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建起四星級的雁山酒店等一批高標準的賓館,開發了大雁山風景區、馬山、仙鶴湖、古勞水鄉等旅遊景點和東坡亭、鐵夫畫閣等旅遊度假勝地和人文景觀。近年來,鎮級還增加了共和高爾夫球場、鶴城祥興休閑農庄、色色會所等生態旅遊、農業觀光旅遊項目,吸引了中外眾多遊客前來旅遊觀光。

『肆』 粵北的經濟規劃

——南粵綠色生態屏障。在加快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加強對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江河源頭、湖泊水庫、重要濕地、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和水源涵養區的保護,加強生態公益林和水源涵養林建設,加大山區生態系統建設投入,完善生態建設長效機制,著力構建粵北地區生態安全新格局,努力把粵北地區建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示範區。
——山區科學發展示範區。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主導,將粵北地區劃分為重點、協調和生態三類發展片區,實行生態建設優先、產業集約優先,積極探索用較少的土地面積獲得較大經濟社會效益的發展方式,破解山區科學發展的難題,重點在生態環境、生態產業、城鄉一體、公共設施、公共服務和體制改革等關鍵環節取得突破,為全國山區科學發展提供先行示範。
——新興生態型產業集聚區。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區輻射和帶動功能,發揮粵北地區環珠三角的資源稟賦和後發優勢和各市主導產業發展,積極主動承接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帶動本地區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產業承接地的城鎮,以工業進園為載體,錯位發展特色產業集群,打造專業分工合作的產業鏈。
——區域合作的橋梁和紐帶。充分發揮粵北地區特有的區位優勢,主動承接珠三角地區的輻射,加強與周邊省區的區域合作,著力把粵北地區打造成為南融珠三角、北聯內陸的重要橋梁和東承海西、西接西南的重要紐帶。 到2015年,粵北地區初步形成全省最重要的生態屏障,初步形成綠色現代產業體系,公共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城鄉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
——生態環境建設上新台階。西北東韓「四江水系」水源地常年保持國家地表水I-Ⅱ類標准,水源涵養區水土流失治理率達95%;森林覆蓋率達72.7%,生態發展區的生態公益林占林地面積提高到50%以上;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等約束性指標完成省下達的任務,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90%,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7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85%;60%以上的中心鎮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65%,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78%,確保實行生活污水處理的村莊數量每年增長1%以上,實行生活垃圾集中無害化處理的村莊覆蓋率每年增長10%以上。
——基礎設施建設上新水平。交通、能源、水利、環保等基礎設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並適度超前,基本實現所有縣城區通高速公路,新增高速公路52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500公里。電力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農田渠系灌溉系數達到0.5-0.6.通信網、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網基本實現「三網融合」。
——經濟結構明顯優化。經濟增長速度年均達到10%,地區生產總值達5250億元(2010年可比價,下同);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1340元;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取得新進展,三次產業比重優化調整為10∶53∶37.——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力爭實現居民收入與地區生產總值同步增長,勞動生產率與工資水平同步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名義增長分別達9.5%和9.0%,平均期望壽命達到78歲。城鎮就業崗位持續增加,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和初中毛入學率保持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以上;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99%以上,農村實現每個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場數字電影;城鄉三項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8%以上,初步實現城鄉社會保障同險種同水平。 以主體功能區劃為基本布局理念,統籌考慮現有的開發強度、發展潛力,按照「五極」、「七軸」、「三片」空間結構和「融南聯北、承東拓西、區內協調」區域布局的要求,優化區域發展空間布局,強化與周邊區域的連通和協作。
(一)構建「五極、七軸、三片」的空間布局。
以珠三角地區為經濟發展的主要輻射源,粵北地區五個地級市的城區為主要增長極,廣州、深圳和珠海向內陸擴散的七條高速公路為發展主軸線,城鎮區、工業區和生態保護區等為發展主軸線上的節點,並以粵北地區與珠三角的地理位置關系劃分重點、協調和生態三個發展片區。
——「五極」:將粵北五個地級市的城區建成五大區域性增長極。到2015年,5個地級市城區人口規模分別達到50萬以上,每個城區面積達到50平方公里。在城區的帶動下,韶關市建成為粵北區域中心城市、廣東新興製造業基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生態旅遊休閑重點地區;河源市建成為粵東北特色中心城市、山區科學發展示範市、新興產業集聚地、粵北贛南區域物流中心、現代生態園林城市;梅州市以建設綠色產業基地為目標建成廣東綠色崛起先行市、生態文化平安名城、世界客都;清遠市建成為大廣州衛星城市、珠三角高新產業新成長區、華南休閑宜居名城;雲浮市建成為全省農村改革發展試驗區、全省人居環境建設示範市、廣東富庶文明大西關。
——「七軸」:以珠三角為輻射源並向內陸擴散的高速公路為粵北地區的七大發展軸。
廣(州)韶(關)發展軸。京港澳和廣樂高速公路、武廣高鐵、京廣鐵路和北江航道發展軸,途經廣州、清遠城區、英德、佛岡、翁源、韶關城區、乳源、樂昌等城鎮,是清遠、韶關承接珠三角核心區輻射並向湖南拓展的重要軸線,粵北地區中部發展的「脊樑」。
廣(州)梅(州)發展軸。廣梅、廣河和廣惠高速公路、廣梅汕鐵路、東江航道發展軸,途經惠州、河源城區、東源、龍川、梅州市區、梅縣區、興寧、大埔等城鎮,是粵北東北部發展的重要軸線,影響和輻射海峽西岸地區的重要拓展軸。
廣(州)連(州)發展軸。廣清和清連、連宜高速公路和107國道,途經廣州、清遠城區、清新、陽山、連南、連山、連州等城鎮,覆蓋整個清遠市行政區劃的中軸,是我省向湖南方向拓展的重要發展軸。
廣(州)雲(浮)發展軸。廣梧高速公路、南廣鐵路、三茂鐵路、西江黃金水道,是雲浮承接以廣州-佛山-肇慶為主的珠三角核心區域向大西南地區拓展的重要軸線。依託珠三角的輻射帶動作用,集聚雲浮市城區的產業與綜合服務功能,帶動雲安、鬱南等城鎮和產業聚集區的發展,形成影響和輻射大西南地區的重要拓展軸。
深(圳)河(源)發展軸。以深圳為起點的惠鹽、惠河高速,以及深圳-贛州高速公路等區域幹道,途經深圳、惠州以及河源的城區、東源、和平等城鎮,二十特勤吧託人情問她千萬別
汕(頭)梅(州)發展軸。汕梅高速、廣梅汕鐵路,涉及梅州市區、梅縣區、豐順、蕉嶺等城鎮,是依託海西經濟區和潮汕都市區向北拓展的重要發展軸。
珠(海)雲(浮)發展軸。珠海至中山高速、江門至羅定高速,途經珠海、中山、江門等珠三角城市以及雲浮的新興、羅定等城鎮,是雲浮承接以珠海-中山-江門為主的珠三角核心區域向大西南地區拓展的重要軸線。
——「三片」:按照全省主體功能區劃范圍,以縣級行政單元為主體,細分為重點發展、協調發展和生態發展三個具體功能片區。
重點發展片區:承接產業轉移的優先地區,工業園區化的密集區,現代產業體系的載體,粵北地區的新經濟增長極,城鎮密集的區域生產生活服務中心。 專欄1重點發展片區
片區特點:與珠三角地區接壤或屬地級市的城區。
片區范圍:韶關湞江區、武江區和曲江區,梅州梅江區和梅縣區,清遠高新區、清城區、佛岡縣和清新縣,河源源城區,雲浮雲城區和新興縣。
發展重點:粵北地區五個地級市的城區;韶關工業園區、韶關曲江經濟開發區、東莞(韶關)產業轉移工業園、韶關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清遠經濟開發區、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工業園、清遠台灣工業園,佛山禪城(清新)產業轉移工業園,梅州經濟開發區、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河源經濟開發區、源城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中山(河源)產業轉移工業園、深圳羅湖(河源源城)產業轉移工業園,雲浮市循環經濟工業園區、佛山(雲浮)產業轉移工業園、佛山順德(雲浮新興新城)產業轉移工業園等產業開發區和產業園。
禁止開發:河源恐龍蛋化石公園、曲江小坑國家森林公園、梅州雁鳴湖國家森林公園等國家和省級的各類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等生態點(詳見專欄4)。 協調發展片區:承接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的接續區和控制開發強度的緩沖區,粵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力區,重點發展局部點狀式的工業園區並以承接生態型的工業和農業產業為主,強調發展與保護並重。 專欄2協調發展片區
片區特點:處於各流域的上游,與珠三角地區不直接接壤。
片區范圍:梅州豐順縣,清遠英德市,雲浮雲安縣、羅定市。
發展重點:片區范圍的縣(市)城區及中心鎮;豐順經濟開發區,清遠英德華僑工業園區,佛山南海(羅定)產業轉移園、羅定雙東環保工業園和雲浮(雲安)循環經濟工業園等。
禁止開發:英德國家森林公園、南嶺國家森林公園、飛來峽和寶晶宮風景名勝區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等生態區和生態點(詳見專欄4)。 生態發展片區:全省最重要的北部生態屏障,省內各大河流的重要水源涵養區,全省生態環境的重點保護區和低碳經濟發展區,以保障生態安全為重點,同時適度開發點狀城鎮和生態型產業。 專欄3生態發展片區
片區特點:地理上大都遠離珠三角地區,與周邊省區相鄰,其中有11個縣(市)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片區范圍:韶關樂昌市※、南雄市※、仁化縣※、始興縣※、乳源縣※、新豐縣和翁源縣,梅州興寧市※、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和五華縣,清遠連州市、連山縣、連南縣和陽山縣,河源東源縣、和平縣※、龍川縣※、連平縣※和紫金縣,雲浮鬱南縣(有「※」符號的系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發展重點:片區范圍的縣(市)城區和中心鎮;逐步開發樂昌經濟開發區、東莞東坑(樂昌)產業轉移工業園、始興工業園區、東莞石龍(始興)產業轉移工業園、乳源經濟開發區、南雄精細化工園、仁化有色金屬循環經濟產業園、翁源官渡經濟開發區,蕉華工業園區、東莞石碣(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五華經濟開發區,深圳南山(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深圳福田(和平)產業轉移工業園、紫金經濟開發區、深圳龍崗(紫金)產業轉移工業園、紫金吉安環保工業園,鬱南特色產業工業園等產業開發區和產業園的建設。
禁止開發:韶關丹霞山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乳源南嶺和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始興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水湖國家濕地公園、翁源青雲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新豐雲髻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鬱南縣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河源新豐江水庫(萬綠湖)及其庫區、東源縣新豐江國家森林公園、紫金東江森林公園和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龍川楓樹壩省級保護區、五華七目嶂省級自然保護區、興寧市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等生態區和生態點(詳見專欄4)。 專欄4粵北地區重點保護的區域名錄
世界級:丹霞山世界自然遺產、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國家級:丹霞山風景名勝區、廣東丹霞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小坑國家森林公園、韶關國家森林公園、梅州雁鳴湖國家森林公園、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新豐江國家森林公園、英德國家森林公園、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鎮山國家森林公園、南台山國家森林公園、南水湖國家濕地公園。
省級:仁化森林公園、仁化高坪省級自然保護區、樂昌大瑤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九瀧十八灘風景名勝區、金雞嶺風景名勝區、廣東南雄恐龍化石省級自然保護區、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劉家山森林公園、廣東後洞森林公園、始興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粵北華南虎省級自然保護區、乳源大峽谷省級自然保護區、新豐雲髻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曲江沙溪省級自然保護區、曲江羅坑省級自然保護區、青雲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梅州陰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陰那山風景名勝區、天鵝山森林公園、豐溪森林公園、大浦豐溪省級自然保護區、鐵山渡田河省級自然保護區、五華七目嶂省級自然保護區、蕉嶺長潭省級自然保護區、五指石風景名勝區、平遠龍文-黃田省級自然保護區、河源大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河源新豐江水庫(萬綠湖)及其庫區、河源恐龍化石省級自然保護區、東源康禾省級自然保護區、河源新港省級自然保護區、東江森林公園、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龍川楓樹壩省級自然保護區、霍山森林公園、和平黃石坳省級自然保護區、連平黃牛石省級自然保護區、賢令山森林公園、飛來峽風景名勝區、寶晶宮風景名勝區、英德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太和洞森林公園、筆架山森林公園、白灣省級自然保護區、羊角山森林公園、佛岡觀音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天湖森林公園、連州田心省級自然保護區、連南板洞省級自然保護區、清遠連南大鯢省級自然保護區、連山筆架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鬱南同樂大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蟠龍洞風景名勝區、南山森林公園。 (二)加強以融入珠三角為重點的區域合作。
依據「融南聯北、承東拓西、區內協調」的區域布局方針,向南融入珠三角地區;向北聯通湖南和江西,向東承接海峽西岸經濟區,向西溝通北部灣經濟區,發揮廣東門戶和通道作用,開拓發展市場和空間。
全面融入珠三角地區。粵北五市要依託珠三角、融入珠三角、服務珠三角,在城鄉一體、基礎設施、轉移園區、生態建設、公共服務、市場人才等方面與珠三角全面對接,推進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繼續辦好「山洽會」,建立和完善緊密型的市縣對口合作機制,共同招商引資,加強與港澳在經濟、社會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加強與連接省區的合作。深化與泛珠三角省區、北部灣經濟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和湘粵贛紅三角地區在交通銜接、商貿流通、流域整治、環保預警等方面的區域合作。
促進區域內協調發展。加強全面對接,促進多領域的合作,逐步打破行政體制障礙,建立健全粵北地區聯席會議制度,推動實現粵北地區區域一體化和城鄉一體化。 遵循「生態建設、生態安全、生態文明」的原則,重點加強生態控制區、自然保護區、水源涵養區、生態旅遊區、濕地生態系統和城鎮工商密集區的建設。
(一)構建粵北生態安全格局。
一級生態控制區:重點建設「四江水系」一級生態廊道,完善「四江水系」地區防護林體系,逐步將粵北生態發展區內的生態公益林占本地區林地比例提高到50%以上,維護控制區內生態系統的自然演替。
二級生態控制區:重點規劃和建設粵北綠道網、自然保護區、濕地生態系統、水源涵養區、名勝古跡、公園及其他高密度居住區。
(二)完善粵北自然保護區體系。
建立健全國家、省、市、縣四級的自然保護區體系,包括森林生態、內陸濕地、水域生態、自然遺跡、野生動植物等自然保護區;進一步修訂全省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明確各級政府在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護中的職責分工,建立和完善自然保護區管理機制;規范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建設項目的申報和管理體制;建立粵北自然保護區數字化管護監控系統;加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維護生物多樣性。
(三)保護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
重點保護和加強建設南嶺濕地、始興南山內陸濕地、化高坪內陸濕地、南雄小流坑-清嶂山水源林、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水源林等自然保護區;建設乳源南水湖國家級濕地公園;開展曲江羅坑濕地、北江中游英德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恢復工程;探索建立省級濕地公園或濕地保護小區。
(四)保護和建設水源涵養區。
優先保護飲用水源,劃定粵北水源涵養區,包括「四江水系」集水區以及新豐江水庫、楓樹壩水庫、南水電站水庫、合水水庫、潭嶺電站水庫、合河水庫等主要水庫的集水區;啟動「四江」流域水源涵養林等重點生態工程;加快實施小流域和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
(五)營造宜居宜業環境。
堅決防治工業生產和生活污染。採取污染集中控制、集中治理和市場化運營措施,對產業轉移園區及入園項目執行嚴格的環境評價制度。加快推進村鎮區域性、集中式的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步伐,重點加強中心鎮、水源保護區和生態敏感區周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快完善現有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配套建設污水輸送管網,嚴格實行污水處理廠尾水達標排放,排入指定納污河道;重點抓好農村飲用水水源水質的監測與保護;推廣「村保潔收集、鎮運輸中轉、縣處理處置」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
積極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推廣使用生物殺蟲劑,降低農葯、化肥的施用強度。建立土壤污染信息系統和土壤污染防治與監測制度,嚴格控制主要糧食生產和菜籃子基地的水污染,綜合治理和修復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超標的耕地。
綜合治理廢氣物污染。重點控制火電、水泥等行業的廢氣排放及機動車尾氣排放;積極淘汰鋼鐵、水泥等落後產能;加大農村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力度;加快建設粵北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理中心,在韶關、清遠等市建立區域性廢紙、金屬、玻璃、塑料和橡膠分揀加工集散中心,在每個鎮區建設1個以上的垃圾回收站。
因原規劃篇幅較長,不再贅述。具體內容可參考文件《粵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2011年-2015年)》

『伍』 翁源縣旅遊局怎麼樣

簡介:旅遊局內設辦公室,負責辦理旅遊局日常事務。組織、指導重要旅遊產品的開發,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旅遊招商引資工作。加強旅遊項目管理,審核旅遊項目立項等
注冊資本:1萬人民幣

『陸』 周陂鎮的經濟狀況

全鎮農業農村工作穩步、快速、健康發展。黨委政府增強了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觀念,進一步意識到招商引資的重要性,樹立了農業招商、農業穩商的發展思路。特別是該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結合周陂山地眾多且大部分均為30°以下的緩坡地的實際,加快山地綜合開發,促進了鎮村集體經濟增長。
本鎮作為中國蘭花之鄉翁源縣下轄之鎮,這幾年,本鎮引進外資大量發展蘭花種植!從幾百畝到上萬畝的蘭花種植基地。為本鎮經濟作出了重大貢獻!
本鎮引進外資請進外商在全鎮范圍內掀起了招商引資高潮,全面開發利用山坡地,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山地蔗、水果及速生楊樹的種植項目,初具規模。已種植油茶3000多畝、叢生竹一批、山地蔗10000多畝,成為名副其實的糖蔗種植基地,僅糖蔗一項的收入達800多萬元。
為充分利用山林地,發揮其潛在價值,對於山地坡度30°以上的山地,該鎮引進從化應新生態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在全鎮種植速生楊樹(中楊46)8000多畝,預計再過幾年,周陂的財稅收入將大大提高,為周陂經濟發展開辟一條新路,大大消化周陂眾多的剩餘勞動力。
同時為開發本地礦產資源,該鎮引進資金1200萬元,成立了茁源實業有限公司和引進1800多萬元創立了鴻峰選礦廠,充分挖掘了山坡地潛在價值,發揮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同時,加強了陳村、黃河、礤下等地的礦產資源開發。

『柒』 血鉛超標的病情舉例

浙江紹興縣楊汛橋鎮發現部分錫箔作坊工作人員及其子女血鉛超標現象。涉事的25家作坊全部關停,血鉛超標人員已進行復查和治療,其他相關善後處置也正在進行中。
據了解,楊汛橋鎮錫箔作業已有幾百年歷史,還被列為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產業主要涉及江桃、橫山、展望、芝塘湖和聯社5個村,大多為傳統家庭作坊行業,僱用一些外地工人。據統計,直接從業人員2500餘人,大部分來自四川、貴州等地,共有作坊290多戶。
自5月28日以來,紹興縣楊汛橋鎮陸續有錫箔加工作坊從業人員及子女近千人赴蕭山第一人民醫院進行血鉛檢測。據紹興縣衛生局負責人介紹,截至6月10日晚,參加檢測人員中血鉛含量大於600微克/升的從業人員26人,14周歲以下未成年人大於250微克/升103人。對查實的129人,均已采血復查。截至11日,已有12人被送紹興縣中心醫院進行驅鉛治療。此外還有494人被查出血鉛含量每升在400-600微克,需要進行醫學觀察和營養干預。專家表示,此次發現許多未成年人血鉛超標,主要是由於生產錫箔的多是家庭作坊,孩子和父母一樣經常接觸含鉛材料,而兒童鉛吸收率高達42%-53%,約為成人的5倍,排鉛能力只有成人的30%。
25家涉事作坊關停
據楊汛橋鎮有關負責人介紹,錫箔作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人工進行「抹錫箔」,其中就含有鉛的成分。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產量,一些作坊提高了錫箔中鉛的含量,採取了「熔錫」、「噴箔」作業,更增大了從業人員吸收鉛的幾率。對錫箔製品沒有相關的國家標准,也沒有行業標准。
紹興縣環保局會同縣疾控中心,對作坊周邊的區域飲用水、空氣和土壤等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標准。縣相關部門制定了細化錫箔加工行業整頓規范工作實施意見,並啟動實施。至2011年6月9日下午,25家噴箔作坊和熔錫作坊已全部關停,血鉛超標人員的復查、治療等後續工作正在有序開展之中。
政府發文保障治療
情況發生後,紹興縣立即成立了由縣政府主要領導負責的應急指揮部,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衛生部門確定縣中心醫院為定點醫療單位,建立了以院長為組長的醫療工作小組,專門劃出區域,騰出48張床位,落實20名醫務人員,對篩查出的血鉛超標人員進行衛生知識宣傳,做好復查及治療等後續工作。同時向所有作坊從業人員發放相關衛生知識宣傳資料。
2011年6月11日,當地政府發布《關於錫箔加工作坊直接從業人員驅鉛治療和營養干預等政策意見》,根據衛生部有關診斷治療標准,紹興縣委縣政府明確表示,對血鉛復查後仍大於等於600微克/升的從業人員及大於等於250微克/升的14周歲以下人群,及時進行驅鉛治療,並落實相關費用。對血鉛指標400-599微克/升的人群進行營養干預,並發放營養補貼。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高河鎮部分兒童血鉛超標,家長疑為當地電源廠污染所致。安徽省對此高度重視,懷寧縣對當地電源廠採取了緊急強制監督措施,組織電源廠附近兒童到省級醫院檢查治療,並派出工作人員到醫院駐點協調救治工作。
安徽省立兒童醫院微量元素檢驗室負責人介紹,自2010年12月底,已有200多名高河鎮兒童被送至省立兒童醫院接受血鉛檢查,據不完全統計,其中血鉛超標兒童數量已達100多名。
安徽省立兒童醫院負責此次救治的專家組組長華山表示,截至2011年1月5日晚,已有24名兒童住院接受治療。
在省立兒童醫院陪護的患兒家長告訴記者,此次血鉛超標的兒童基本都來自懷寧縣高河鎮新山社區。「社區居民大多為曾經的新山村回遷居民。」村民黃大寨說,新山社區的附近有兩家電源廠,家長們懷疑孩子血鉛超標與電源廠造成污染有關。
事件發生後,安徽省高度重視。懷寧縣迅速成立了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宣傳、衛生、環保、安監、教育、供電等部門,調查處置工作。
與此同時,當地的涉鉛排查工作也迅速開展。懷寧縣衛生主管部門集中人力物力在最短時間內對電源廠安全距離內的全部成年群眾分期分批開展尿鉛排、檢查工作;組織未成年人到市立醫院進行血鉛或尿鉛檢測,參檢群眾中如出現鉛超標立即按醫囑送往醫療機構進行驅鉛治療;對家長懷疑造成污染的兩家電源廠採取了緊急強制監管措施。
截至記者發稿時,還陸續有新山社區兒童被組織到安徽省立兒童醫院進行血鉛檢測,當地血鉛超標患兒的具體人數還有待最終確認。 廣東翁源縣鐵龍林場百餘人集體出現嘔吐、腹痛等症狀,當地疾控部門調查後認定是飲用水總大腸桿菌超標所致,但部分村民並不認可這一結論,把矛頭指向林場里的工業企業。2014年11月7日,南方農村報記者了解到,林場至少有16名兒童被檢出血鉛超標,其中3名為血鉛中毒。
現狀
百餘村民突患病
2014年10月28日上午,南方農村報記者從翁源市區出發,沿著縣道353線前往鐵龍林場,沿途隨處可見林立的煙窗,10多家有色金屬廠、水泥廠、危險廢物處置廠等分布在僅有5000多人的鐵龍林場。在鐵龍衛生院,10多人正在打吊針,他們大部分是因為嘔吐、腹痛等前來打針的。記者看到,一位50多歲的婦女邊打針邊嘔吐。在打針的人群中,有2人是政府工作人員,他們的症狀也是嘔吐、腹痛等。
此前,鐵龍林場已經出現137人集體嘔吐、腹痛的情況。2014年10月28日,南方農村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20多歲的陳中亮(化名)已經是第二次打吊針了,他10月26日出現頭暈、嘔吐症狀,當天吊了幾瓶水後症狀緩解。10月28日,他病情復發,再次到醫院輸了6瓶水。
陳中亮說,2014年10月22日,他8歲的兒子放學回到家說不舒服,沒吃晚飯(晚上7點多)就睡了,半夜出現嘔吐症狀。當晚,陳中亮將兒子送到鐵龍衛生院時,發現醫院已人滿為患,上百人擠在醫院,不少救護車停在醫院門口,氣氛十分緊張,前去就診的基本都有腹痛、嘔吐症狀。
2014年10月28日,鐵龍林場場長華富清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10月22日下午三四點,鐵龍學校稱有四五個學生因嘔吐送醫,林場按規定立即上報,翁源縣衛生、食品、疾控等部門立即派員趕到林場處置。華富清說,當時村民比較恐慌,「我們比較緊張,畢竟還不清楚原因。」
2014年10月29日,翁源縣疾控中心主任黃志強向南方農村報記者介紹了相關情況。據統計,10月22日至24日,共137人發病,其中100%有腹痛症狀,惡心的佔97%,嘔吐的有35人,發燒的4人。10月22日晚,疾控將病情稍重的11名患者轉入翁源縣人民醫院救治,另有12人被送到翁城鎮救治。
2014年10月24日,翁源縣官方發布消息稱,經檢測,鐵龍林場的飲用水總大腸杠菌嚴重超標,初步判斷這是導致此次事件的原因。
疾控
非環境因素造成
2014年10月28日,南方農村報記者在鐵龍林場走訪了10多名村民,幾乎沒有人認可官方的上述結論。他們認為林場里的企業排污才是罪魁,幾名在當地政府上班的人也向記者表達了類似觀點。黃志強表示,疾控部門起初也懷疑是環境因素造成的,「但患者的臨床症狀不支持這一結論。」
對此,黃志強進行了解釋:「衛生部門對患者進行補液治療,療效明顯。如果是環境因素導致的,補液不會立即消除患者症狀。同時,政府加強對飲用水的消毒後,也沒有新增病例,這表明疾控部門的判斷和採取的措施是有效的。綜上所述,這是一起生活飲用水污染所致的細菌性胃腸炎聚集性病例事件。」
但在不少林場村民眼中,仍有不少疑問待解。李子義的看法代表了不少林場居民的觀點。李子義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鐵龍林場分為鐵龍居委會和龍體、龍化、龍集三個農業工區(相當於村委會),鐵龍水廠的自來水只供應鐵龍居委會和龍體工區,龍化和龍集工區的居民基本是引山坑水飲用。「說是水廠的水總大腸杠菌超標導致,為何龍集、龍化工區也有那麼多人發病?」南方農村報記者在翁源官方對此事件的總結報告中看到,龍集、龍化工區分別有16人、34人發病。
黃志強曾言,此次事件主要是鐵龍學校的學生喝生水所致。對此,李子義也有疑問。他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137名患者中,有不少成年人,而且不可能137人全部喝了生水,「飲用水即使大腸桿菌超標,燒開了喝也不會生病。」
官方的統計數據顯示,137名患者中,有6名幼兒、30多名成年人。某記者在中山大學2014年初發布的《粵北危險廢物處理處置中心安全填埋場環境影響報告書》看到,評價機構對鐵龍林場部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現狀進行環境調查和評估,檢測結果顯示地表水已受周圍生活和工業污染源的影響,污染類型主要為可降解有機物和重金屬,地下水的細菌總數和總大腸桿菌超標嚴重。
翁源官方還稱,林場居民也沒有集體發病過,而且林場居民一直飲用這些水,「說不定林場的水以前也存在大腸桿菌超標的情況。」
爭議
未見企業排污超標
李子義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上述疑問一直在村民腦中打轉。2014年10月31日開始,一些村民自發到韶關市區的三甲醫院粵北人民醫院和韶關市中醫院進行「全血微量元素六項」檢驗。
2014年11月7日,南方農村報記者從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出具的檢驗結果報告中看到,此次林場有15名兒童被檢出血鉛超標,其中2名輕度鉛中毒,一名中度鉛中毒。不過,進行過血鉛檢查的成年人(包括部分出現過嘔吐、腹痛症狀者)中,沒有被檢出血鉛超標者。
盡管檢驗報告寫著「本檢測項目僅用於醫學目的,供臨床醫生參考使用,不作為職業病或鉛中毒診斷的依據」,但陸續有人被檢出血鉛超標的消息還是讓不少林場村民緊張。仍陸續有林場村民帶小孩到醫院進行血鉛檢查。
事實上,2013年就有林場兒童被檢出血鉛超標。2014年10月28日,村民謝群輝(化名)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2013年6月,他8歲的兒子出現厭食情況。於是,他便帶兒子去醫院看病,醫生建議他兒子作血液檢查。記者在其提供的檢驗報告看到,謝群輝兒子的血鉛含量已經超標。謝群輝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他把這個消息告訴朋友後,有4人帶小孩去作血鉛檢查,4人的小孩全部血鉛超標。謝群輝在醫生建議下,花了1000多元買葯給小孩吃了一年多。
韶關及周邊地區已經發生多起兒童血鉛超標事件,而且大多是由涉鉛企業(如電池廠、發電廠等)廢氣、廢水排放引起。南方農村報記者在鐵龍林場的官方網站「招商引資」一欄看到,鐵龍林場范圍內有17家企業,其中多家涉及有色金屬和危險廢物處理,至少3家是涉鉛企業。
事實上,位於鐵龍林場的企業曾發生多起環境事件。2011年底,廣宇再生資源發展有限公司年處理7萬噸鉛、鋅等有色金屬冶煉廢渣綜合回收粗鉛、鉛銻合金等的建設項目,未經竣工驗收就投產,被廣東省環保廳責令整改。2013年1月,鐵龍林場內的一家已被拆毀的蓄電池廠被舉報死灰復燃,翁源縣環保局隨後摧毀了該非法蓄電池廠。
2014年11月7日,翁源縣環保局環境監察分局局長包忠谷告訴記者,對於林場村民反映林場兒童血鉛超標的情況,環保部門暫未掌握。上月林場居民集體出現惡心、嘔吐情況後,環保部門對當地企業進行了排查,沒有發現有企業排污超標的情況。在環保部門的日常監測和巡查中,當地企業的排放也達到了國家的相關標准。 中新社韶關2012年2月25日電 廣東仁化縣董塘鎮普查出的兒童血鉛超標人數連日來不斷增加,截至25日,又有32名兒童查出血鉛超標,從最初的37人增加到96人。
從22日至24日,仁化縣疾病防治中心的醫護人員先後為董塘鎮五一、紅星兩個村莊3至14歲的兒童進行抽血化驗,25日醫務人員進入高宅村。記者25日在當地看到,醫護人員在村委大院里搭起了臨時醫療站,數十名兒童在家長的陪伴下排隊逐一抽血化驗。截至25日17時,仁化縣新增32例血鉛偏高案例,目前共有96名兒童血鉛超標,其中2人血鉛含量超過200微克/升,最高為201.2微克/升,為輕度鉛中毒。
25日上午,中共韶關市委書記鄭振濤、秘書長陳波等帶領該市衛生、環保等有關部門負責人一行直赴董塘鎮,現場了解調查處置工作開展情況。鄭振濤要求仁化縣和董塘鎮以及衛生、環保等方面全力以赴處置兒童血鉛超標問題,加快做好調查工作,盡快核實鉛源,查明導致血鉛超標問題的原因。
據悉,國家和廣東省的環保專家已到達董塘鎮展開前期勘察;仁化縣政府按照血鉛防治要求准備的120份康復食品,已免費發放到受影響的家庭。
針對董塘鎮部分兒童血鉛異常問題,2012年3月3日韶關市仁化縣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調查處置情況,導致。由來自於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廣東省環保廳、省衛生廳、省農業廳、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等單位專家組成的綜合專家組通過對董塘鎮轄區范圍內的工廠、礦區、村莊進行實地走訪、調查和勘察,並對董塘鎮轄區范圍的大氣、水體、土壤和農產品等監測數據進行認真研究和分析,初步認定此次兒童血鉛異常是兒童吸入鉛污染的空氣和進食鉛污染的食物所致,是當地企業排污和自然環境特殊性等因素共同導致的結果。
綜合專家組認為, 董塘鎮處於大型鉛鋅礦成礦帶,土壤重金屬本底含量較高,血鉛異常率高的幾個村(富屋、新村、大坪、鐵廠、鐵屎嶺等)均在富屋一帶氧化礦(鐵帽)鉛異常露出區域和鐵屎嶺氧化礦(鐵帽)鉛異常露出區域。位於該地區的丹霞冶煉廠雖然污染治理設施運轉正常,「三廢」達標排放,但其在鋅精礦運輸過程中存在遺撒揚塵問題,對道路兩旁村莊兒童血鉛異常產生一定影響。凡口鉛鋅礦雖然污染治理設施運轉正常,「三廢」達標排放,但其部分廢氣無組織排放,對周圍環境也產生一定影響。金鑫建材等4家水泥廠因原料含鉛原因,以及澳科、金利達、宏達和金佰誠等涉鉛企業違規生產,廢氣排鉛絕對量較大,是區域南部一些村莊兒童血鉛異常的主要原因。
據介紹,2月17日,發現董塘鎮部分兒童血鉛異常情況後,廣東省委、省政府和韶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省長朱小丹作出批示,要求迅速查明原因,做好相關工作。國家環保部、省環保廳督導組立即前來指導。在韶關市委、市政府領導下,仁化縣全力處置。大力開展血鉛防治健康知識教育,加強對當地群眾的康復指導,分期分批免費進行采血體檢,並加大對相關企業排查監測力度,發現違法排污企業立即實施關閉或停產整頓。
截至2012年2月29日下午16時,完成531人的血鉛檢測,其中完成成人血鉛檢測85人,均在正常范圍。完成兒童血鉛檢測446人,其中159名兒童血鉛超過100mg/L,達到高鉛血症判定標准;1人血鉛超過200mg/L,達到輕度鉛中毒判定標准。據悉,下一步,當地黨委、政府將按照綜合專家組的建議,採取措施防治重金屬污染。

『捌』 廣東山區的經濟,是相對落後,還是完全退步

1993年,承三粵之地、接二省通衢的翁源。在翁源「官渡經濟開發區」的帶動下,經濟發展如火如萘。 翁源地處粵北南部,106國道和1944省道,使翁源成為粵中、粵東、粵北三地的溝通橋梁。一直被外界稱作是「粵北的南大門」。翁源是廣韶經濟走廓上的一顆閃爍的棋子。1993年,翁源官渡正式成為粵北地區第一家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的「經濟開發區」。 同年,官渡經濟開發區掛名成立。並規劃了官韶工業區、官龍工業區、官廣工業區。美國煙花廠,日商、台商相繼落足官渡。廣東省有色金屬技工學校正式從始興石人嶂礦區遷移官渡,廣東省駕駛員培訓學校,官渡武校等許多單位或知名企業相繼在官渡生根、發芽。 1994年,時任廣東省省長朱森林,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都到翁源調研並檢查工作,對翁源的作法表示了肯定,並宣稱翁源為山區的發展作出了榜樣。1994年時期的翁源,官渡經濟作了明確的規劃,決心到2000年,把官渡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山區城市。其時,翁源的經濟成為整個粵北地區發展的最大亮點,並把樂昌,曲江,這些擁有許多國字型大小的縣域經濟的光芒大大的壓了下去。同期,翁源人民決定自籌資金象羅定人民一樣,建築山區發展的第一路官龍超二級公路。並計劃把翁源縣城遷都官渡。 周陂鎮是翁源的南部重要城鎮。10年前,周陂鎮的鄉鎮工業在翁源辦得有聲有色:周陂練鐵廠,周陂石灰廠。周陂炮竹廠,周陂一、二煤礦……,周陂鎮是翁源鄉鎮企業相對繁榮的地方。 時至今日,以上的所有企業基本不復存在,為什麼10年過去了。鄉鎮經濟反而落後了?問題就在這里,比如練鐵廠,當初是一個民營企業,在韶鋼等大型國有企業的侵蝕下,民營企業得不到扶持,相對質量上跟不上,不得不在輝煌一陣後敗下陣來。第二,為什麼遠銷珠三角的周陂石灰廠也變得無聲無息了?原因不外乎為:沒有經濟力量作後盾,無法去擴大規模。在後起的珠三角一些企業的競爭下,質量上的優勢了。相反比珠三角的企業侵佔了市場,使本土企業無法再生存。炮竹廠一直是該鎮的主要產業,曾經在這方面作了不少投資,但由於各地區「禁炮」,再沒有了市場。只好遇疾而終。至於周陂鎮的煤礦,儲存量一直佔全縣的50%以上,由於沒有資金開采,道路不便,只能是國有資源私有化。由個人去自行開采…… 話又說回來官渡鎮,今天,由於高速公路繞道而行,因此,官渡的實際地位在下降了。近年來,招商引資受到了不少的壓力。盡管招商條件很低了,人家還是沒有再受選這里,甚至與番禺的產業轉移都選在了翁城,對翁源實在是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有人說,山區的經濟,不是相對落後,而是完全在退步了,我看這種觀點是有道理的。雖然總是體來說,交通在發展,但對比珠三角,山區的交通發展太慢,有許多地方根本沒有發展,或者發展了,反過來對山區發展是一種障礙,或者說根本起不了作用。有些規劃,根本沒有考慮山區的過境和經濟發展的作用。比如京珠高速粵境段,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有那些縣市受益?我想大概只有:乳源、韶關、佛岡等幾個縣市。而對廣大的粵北山區,特別是翁源、新豐,英德等地,簡直就是一場惡夢。 交通沒有相對改善,而珠三角的一些產品卻不斷地沖擊山區原本就很薄弱的鄉鎮企業,使山區的企業再也無法生存。 山區的交通不便,商品經濟的蕭條,珠三角的企業對產業轉移心有顧慮,也是山區工業無法生存的主要原因。近年來,翁源的招商思路在變了,這種變化在那裡?翁源知道,用老套的方法無法進行了,因為,上級領導支持少。省里對山區交通著力不多。沒有辦法,只好,在農業經濟上下功夫:近年,翁源的蘭花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在幾次全省舉行的花卉種植博覽會上都得了很好的名次。因此,翁源近年來開始學習珠三角的如中山古鎮的「燈博會」一樣決心把蘭花等鮮花種植作為一種支柱產業,事實上,也大有成效,翁源現在己成為全省最大的蘭花種植基地之一,翁源已成為粵北地區最大的台商投資地。 翁源對周陂鎮、官渡鎮的糖蔗進行了擴大面積的種植。使這兩個鎮成為萬畝蔗糖生產基地。蔗糖一直是翁源以往的支拄產業,翁源也是粵北地區最大的糖蔗生產基地。 翁源利於鄰近珠三角的地緣優勢,積極把自己溶入2小時經濟圈的珠三角中。誠招天下客,建設新翁源。 從翁源的一些招商引資的結構和鄉鎮企業的發展上,我們卻可以肯定地說,廣東的山區的經濟,不是相對落後,而是有點原地踏步。 如何對發展山區,在這里我不贊成用對口幫扶的提法,實質上也沒有什麼效果,比如,江門對口扶韶關,我不知道扶了多少?並有不少質疑,翁源一直上是自力耕生的多,奉獻多,受人恩澤少。如果真的要對山區發展提個建議,那麼,我現在說,請省領導掛職領導,這里打個比方,省長,掛職翁源縣,副省長,你去掛職英德,你得一個月抽多少天下翁源,幫翁源解決實際問題,參與到翁源的具體工作中去,一年下來,再作績效評估。不能老呆在省里,坐在辦公室指手劃腳或看報表,那樣根不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對廣東山區的發展和兩翼發展起一個硬性指標的作用,行就行,不行就少發獎金或免職! 我這篇文章比較散。但是,廣東的改革就是要在散的問題中分析出那些是重點,那些是難點,那些是黑點! 參與網友討論(選自:廣東發展論壇,編輯:一心)

熱點內容
重百超市供應商系統 發布:2021-11-27 07:59:12 瀏覽:259
成都瓦爾塔蓄電池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9:09 瀏覽:828
寧波辦公用品供應商 發布:2021-11-27 07:59:05 瀏覽:753
廣州人人店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9:03 瀏覽:49
旺旺上海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8:59 瀏覽:362
三折門上海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8:20 瀏覽:207
澳洲保健品代理商 發布:2021-11-27 07:58:17 瀏覽:728
木旯代理商 發布:2021-11-27 07:58:15 瀏覽:464
供應商開發年度總結 發布:2021-11-27 07:58:07 瀏覽:578
湯臣鈣片代理人是誰 發布:2021-11-27 07:56:27 瀏覽: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