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商策劃 » 南昌市招商引資政策

南昌市招商引資政策

發布時間: 2021-02-28 03:37:34

Ⅰ 南昌怎麼樣

在南昌讀的大學,現在很懷念:拌粉,麻辣燙,海帶排骨湯...還有一家在青山路四川人開的餐館味道好好.在外這么多年沒有吃過那種美味了!南昌,我就喜歡!

Ⅱ 南昌改革開放31年來的經濟發展

1978年以來的30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革的30年,體制改革、對外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經濟與社會發展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宏觀經濟指標強勁攀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經濟大國地位基本確立。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南昌依託全國經濟騰飛的東風,銳意改革,開拓進取,經濟在總量突破的同時實現了質的飛躍,在結構調整的同時實現了全面發展,在規模擴張的同時實現了效益的提升,走出了一條體現時代特徵、具有南昌特色的發展之路。
一、改革開放以來南昌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
(一)國民經濟迅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在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中,市委、市政府帶領南昌人民始終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平穩的發展。2007年,南昌市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1389.89億元,剔除價格因素,比1978年增長29.5倍,年均遞增12.5%。2007年南昌只要用三天半時間就可以創造1978年一年的GDP。年人均GDP達到30460元,按可比價計算,比1978年增長19.6倍,年均遞增11.0%。按現行匯率計算,人均GDP已越過了4000美元。
(二)經濟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在經濟總量成倍增長,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的同時,南昌經濟結構調整也取得顯著成績,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的格局,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為29.3:49.2:21.5「二一三」,轉變為2007年6.2:54.3:39.5「二三一」。與1978年相比,第二產業年均增長13.4%,比重上升5.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年均增長14.9%,比重上升18.0個百分點。同時,南昌第一產業正走上現代農業、特色農業之路,2007年第一產業增加值為83.4億元,比1978年增長4.1倍。
產業內部結構日益合理。工業結構由「輕輕重重」轉變為輕重工業協調發展,1979—2007年,輕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2.6%,重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2.0%。輕重工業比重分別由1978年的各佔一半轉變為2007年的54.3%和45.7%。農業結構由「以糧為綱」轉變為農經並舉、各業協調發展的新格局。2007年純農業的比重由1978年的85.4%下降為39.9%,牧漁業比重則由11.8%和1.4%上升為33.7%和23.2%。
所有制結構穩步調整。改革開放使南昌國有經濟一統天下的格局得到徹底改變,逐步剪除了所有制對生產力的束縛,形成了國有經濟繼續壯大、個私經濟迅速崛起、外資經濟日益增多的形勢。1978年,在南昌的GDP中,公有制經濟比重達95%以上。至2007年,公有制經濟比重降至45.1%。非公有制經濟對南昌的經濟發展起到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縣域經濟特色鮮明。南昌縣、新建縣和青山湖區已逐步建設成為以工業化為基礎,內需及外向經濟兩輪共同驅動的綜合強縣。東湖區和西湖區作為老城區,消費品市場佔有量達到南昌市一半以上,正進一步強化南昌市「商貿中心」地位。青雲譜區樓宇經濟、旅遊經濟和物流集群快速發展,將成為南昌市商業副中心。進賢縣、安義縣和灣里區交通便利,自然資源豐富,已成為南昌市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已成為南昌市工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形成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生物醫葯和新材料等支柱產業。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形成空調、造紙、汽車、電子信息等支持產業。紅谷灘新區利用山水優勢,已初步建成以行政辦公和居住為主,融文化、商務、旅遊休閑為一體的城市新區。桑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醫葯產業基地雛形初現。英雄經濟開發區正向休閑度假、科技展示、生物科技、生態農業為一體的現代產業園發展。
(三)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南昌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儲蓄連年上升,生活由溫飽跨入小康,正邁向富裕。2007年南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076元,比1980年增長37.6倍;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5034元,比1978年增長39.9倍。收入提高使居民的家庭財產持續增加。2007年底,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744.57億元,人均儲蓄存款額從1978年的29元提高到1.6萬元。
居民家庭各項消費支出大幅度上升。2007年,城市居民年人均消費性支出10064元,比1981年增長26.2倍;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972元,比1978年增長26.5倍。消費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家庭耐用消費品的擁有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2007年底,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擁有彩電145台,電冰箱102台,空調115.33台,電腦51.33台,電話87台。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擁有彩電110台,電冰箱45台,空調25台,摩托車40輛,電話72台。
居民生活環境日益改善,生活質量提高。恩格爾系數(即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的比重)的降低,是城鄉居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1980年南昌市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分別為59.6%、63.0%,2007年已下降到39.9%、50.2%,分別下降了19.7個百分點和12.8個百分點。2007年底,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由1980年的4.88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27.27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也由1978年的7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42.32平方米;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由1978年的0.6人提高到2007年的51人。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迅速,形成了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
(四)財政金融日益壯大
隨著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大,南昌市財政收入快速增長。2007年,南昌市財政總收入達到190.61億元,比1978年增長76.2倍,年均遞增16.1%。其中,一般預算收入達到87.22億元,比1978年增長33.2倍,年均遞增13.0%。財政總收入超10億元的縣區達到6個。收入質量不斷提高,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由1978的79.2%提高到91.7%。金融事業快速發展,存貸款余額迅速攀升。2007年末,銀行各項存款余額達到1763.22億元,各項貸款余額達到1742.33億元,而1978年銀行存貸余額僅為2.75億元和9.92億元。
(五)工業快速發展,經濟效益大幅提升
改革開放以來,南昌工業從獨立自主自我發展的封閉體系,逐步走向市場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已初步形成汽車、空調、醫葯等十大產品製造業基地,光電子、新材料、通信設備等高新技術產業也迅速崛起,方興未艾。2007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532.75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38.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3.15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占達到29.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939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271.80億元,比1978年增長68.5倍,年均增長15.8%。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幅度提高,2007年和1978年相比,鋼材增長40.2倍,年均增長13.7%;汽車增長70.4倍,年均增長15.9%;發電量增長4.6倍,年均增長6.1%;卷煙增長3.1倍,年均增長5.0%;水泥增長50.7倍,年均增長14.6%。
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大幅提高。2007年,南昌萬元產值GDP能耗為0.955噸標准煤/萬元,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達98.2%,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23.28,實現利潤53.23億元,實現稅金74.46億元。
(六)投資規模空前擴大,投資結構不斷優化
改革開放以來,南昌將擴大有效投入作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提升產業水平、提高競爭實力、增強發展後勁的重要手段,重點加大對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和重點生產性項目投入,交通運輸、郵電通訊、能源、原材料等「瓶頸」制約得到緩解,投資規模空前擴大,投資結構不斷優化。2007年,南昌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19.89億元,比1978年增長670.5倍,年均增長25.2%,其中非國有投資完成531.54億元,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達到64.8%,比1978年的4.8%提高了60個百分點;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74.12億元,其中非國有投資達到495.44億元,占城鎮以上投資的比重達到64.0%;在非國有投資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資115.59億元,個體投資11.20億元;三次產業投資比例已調整為0.1:39.6:60.3。
(七)招商引資碩果累累
2007年,南昌市進出口總額達到31.95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達到23.36億美元,比1980年增長197倍。全方位、多領域、多層次招商引資為南昌經濟發展增添新的活力。改革開放以來,南昌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健全公共服務體系,使南昌成為了國際和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承接熱地。30年裡,南昌市簽訂利用外資合同項目2886個,合同外資79.7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0.15億美元。外商投資企業佔南昌主要經濟指標的比重逐年加大,外商投資企業已成為推動南昌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力量。2007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中,外商投資企業完成264.38億元,佔全市的20.8%;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佔14.9%。南昌對外旅遊事業也迅速發展。2007年南昌市接待海外旅遊者8.91萬人次,比1983年增長14.8倍;實現旅遊外匯收入2555萬美元,比1983年增長172倍。
(八)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改革開放後,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南昌市圍繞建設現代文明花園英雄城市和現代區域經濟中心城市這「兩篇文章」,不斷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一大批交通、通訊、能源、市政和環境工程陸續建成並投入使用,使南昌承載功能顯著增強。公路已經形成了以南昌為中心,5小時通達周邊省會的「5小時經濟圈」。城鄉路網四通八達,實現村村通公路。
城市功能布局不斷優化。老城區、新城區、拓展區、生態區規劃建設齊頭並進,拉開了南昌「一江兩岸,雙城擁江」的城市框架;建設了南昌大橋、新八一大橋、生米大橋、環城高速、「八湖兩河」改造美化等一大批重點城市基礎設施工程。一個集歷史名城、山水都城、現代新城為一體的新南昌已經顯現。僅十五期間,南昌就完成城市公共基礎設施投資178.43億元,比九五時期增長16.8倍;2007年,南昌城市公共基礎設施投資達到106.45億元,佔全社會投資比重的13.0%;道路總長度從1980年的261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917公里;道路總面積從1980年的208萬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1696萬平方米;城市橋梁從1980年的24座增加到2007年的133座。三環十一射的城市立體交通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城市路燈從1980年的5357盞增加到2007年的45763盞;郵電通訊快速發展,2007年,南昌市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21萬門,移動通訊交換機容量達413萬門,郵電業務總量由1978年的469萬元提高到2007年的437184萬元;城市綜合服務功能不斷加強,自來水日生產能力達到141萬立方米,管道煤氣日供應量達到20.6萬立方米,公共汽車由1980年的246輛增加到2007年的2448輛。
2007年,南昌市公園面積已達736公頃,擁有公共綠地面積1712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0.4%,人均公共綠地面積8.08平方米。
二、改革開放以來南昌經濟社會發展的啟示
(一)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是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根本性原因
1978年恰好把新中國建國以來的50多年劃分為大致相同長度的兩個時段,兩個時段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差異巨大,差異產生的原因非常多,從不同的角度分析都可以得出有說服力的注釋,但根本性的原因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全面、正確、積極地貫徹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實踐表明我國之所以能夠保持社會政治穩定和經濟快速發展態勢正是堅持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正確路線。體制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地位極大地解放、發展了生產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不竭的動力。
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正確路線為南昌帶來了勃勃生機,通過對中央體制改革措施的配套落實,經濟社會運行管理體制不斷完善,政府效能不斷提高,市場機制與政府管理機製得到有效的融合;通過對外開放引入各種生產要素;通過各種要素在市場競爭中提升效率;通過非公有制經濟的從無到有;通過建立高新技術產業集群;通過建立極具地方特色,洋溢著贛鄱文化特色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南昌逐步建立了全新的充滿活力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支撐體系。
(二)惠及百姓為經濟發展提供無盡動力
人是生產力組成要素中最革命的決定因素,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性目的是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改革開放極大地提高了綜合國力,為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物質基礎,實踐證明,當更多的百姓能享受到改革開放取得的成果,當百姓能更多地獲得實惠,人們就能自覺地、全身心地投身到經濟建設之中,從而為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提供無盡動力。
改革開放30年以來,南昌市的廣大人民通過誠實勞動獲得了巨大現實利益,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全市人民投入經濟建設偉大實踐的熱情不斷提高。今後我們仍需繼續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制定方針政策時更多考慮惠及百姓,從而更大限度地發揮人民的偉大力量。
(三)加大投入為經濟騰飛提供充分的保障
改革開放尤其是近10年來,南昌各項經濟技術投入加速增加,大投入產生了大產出,經濟騰飛動力基礎得到充分的保障。客觀地講,目前我市仍屬投資拉動型經濟,投入增加在經濟增長中仍將發揮主導作用。以固定資產投資為例,1978年以來,南昌的投資增長不斷加速,投資規模不斷躍上新台階,1978年南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僅有1.2億元;1995年突破50億元;2000年不到80億元;2005年超過500億元,2007年完成819.89億元。
巨大的投資為改變南昌的面貌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南昌城市規模迅速擴大,居民生活環境、市容市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城市主要設施水平躍起上新的台階,從而有效地改變了城市投資環境,為國內外投資者來南昌創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居民居住條件也在房地產業迅速發展中得到較大的改善。在農業方面,開展了以大江大河、門塘水庫的治理、增加有效灌溉面積為重點的水利建設,為農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了保證。工業投資一直是投資的主要組成部分,2007年南昌工業投資300多億元。通過加大投入,南昌工業經濟不斷轉型調優,適應市場需求的新興產業迅速崛起,一批工業園區脫穎而出,成為南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四)打造現代製造業基地是南昌加速發展的基本動力
改革開放之初,南昌工業經濟基礎薄弱,總體技術水平落後,支柱產業偏少,工業總量規模相對較小,工業是南昌整體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制約瓶頸。
改革開放以來,南昌一直把壯大工業作為加速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加以重視,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南昌全面實施興工強市戰略,工業經濟得到飛速的發展。2007年南昌工業對GDP增長的拉動作用日顯突出,2007年工業佔GDP的比重達38.3%,居各行業之首。加快打造現代製造業基地進程,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做大做強支柱產業是實現南昌在中部崛起的基本途徑。
(五)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是南昌綜合實力提升的關鍵方略
改革開放以來,南昌服務業得到飛速發展,1978-2007年南昌服務業年均增速達到14.9%,2007年服務業增加值為549億元。服務業的內部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加快,新興產業的迅速發展壯大,傳統行業的比重逐步降低,新興產業佔比快速上升。南昌服務業不僅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而且在優化產業結構、解決就業壓力、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六)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為整體經濟增添無限活力
改革開放以來,南昌非公有制經濟逐漸支撐起經濟社會發展的半壁江山,非公經濟為南昌發展增添無限活力。2007年在全市個體私營經濟就業人員為61.37萬人,股份合作制、外商和港澳台投資等其他經濟單位就業人員達15.42萬人,非公經濟成為南昌就業的主體;2007年南昌規模以上工業有939家,其中非公有經濟的私營企業有340家,外商及港澳台企業有134家,加上340家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相當數量的為非公有制企業,非公工業已成南昌工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市場批發、零售方面,除石油製品等少量商品的銷售以公有經濟為主承擔以外,其他由非公有制經濟一統天下;在投資領域,民間投資比重2007年佔49.2%;在服務業領域,2004年經濟普查數據顯示,在南昌服務業法人單位中,國有集體單位426家,占服務業單位總數的22.8%,私營、港澳台、外商企業家,佔比達77.2%,另有9.26萬戶服務業個體經營戶。
實踐證明,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條件下,非公經濟是整體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非公經濟緊貼市場需求,在競爭中發展壯大,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無限生機,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非公經濟競相發展就是一個明證。南昌應抓住契機,大力發展非公經濟,最大限度地集聚全社會生產要素,加速經濟發展。
(七)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是加快發展的重要途徑
對外開放,擴大進出口業務,加大引進內外資力度是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改革開放以來,南昌的外經外貿事業幾乎是從無到有,穩步發展,2007年南昌進出口總額(海關口徑)為31.95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23.36億美元,進口總額8.59億美元。2007年實際利用外資12.31億美元,實際到位省外內資323億元。
通過對外開放,引入資金、技術、管理理念、人才等各種生產要素,極大地加快了南昌向現代化發展的進程,外向型經濟的地位已經是舉足輕重、不可或缺。南昌必須不斷解放思想,通過各種方式提高自身素質,增加對外開放的吸引力。

Ⅲ 擅自減免規費,副市長受處分——江西省南昌市市政府減免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案是怎樣

2002年8月17日,江西省南昌市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給予深圳市南方香江實業有限公司建設「南昌香江商貿中心」優惠政策的批復》,同意免繳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地方收繳部分548.9萬元。2002年8月18日,南昌市青山湖區政府與深圳市南方香江實業有限公司簽訂「建設南昌香江商貿中心協議書」,約定以每畝10萬元的價格出讓集體土地400畝。青山湖區原區長章小剛代表區政府在協議上簽字。2002年12月5日,南昌市原常務副市長楊洪基主持召開建設項目問題協調會,議定盡快為該項目用地核發國有土地使用證,再次明確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只收取30%的上繳中央部分。南昌市國土資源局與會人員沒有提出不同意見。會後,南昌市政府辦公廳以「抄告單」形式下發了協調會議定的事項。2002年12月18日,南昌市國土資源局向開發方頒發了5個國有土地使用證。
南昌市政府擅自減免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造成國有土地資產流失,後果嚴重。楊洪基、章小剛在上述違法問題中負有主要領導責任。
依據《土地管理法》、《關於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行政處分暫行辦法》(原監察部、國土資源部令第9號),報經國務院同意,國土資源部提出由江西省人民政府責令南昌市政府依法追繳流失的國有土地資產的處理意見。
江西省紀檢監察部門分別給予江西省外經貿廳廳長楊洪基(南昌市原常務副市長)、南昌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章小剛(青山湖區原區長)行政記大過處分。對南昌市國土資源局有關人員的失職行為,由江西省紀委、監察廳調查處理。
【分析】本案主要涉及政府擅自減免用地單位規費的問題。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百分之三十上繳中央財政,百分之七十留給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專項用於耕地開發」,而南昌市政府擅自減免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與法律規定明顯不符。在各地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擴張沖動驅使下,一些地方不惜降低土地准入門檻,甚至出現所謂「零地價」。應該說,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根據我國稅法的相關規定,對企業給予適當的優惠是可取的,但絕不可以擅自減免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或土地出讓金,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南昌市擅自減免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造成548.9萬元國有土地資產流失,數額巨大,後果嚴重。因此,僅僅給予責任人行政記大過處分,處罰明顯偏輕。
在本案中,南昌市國土資源局與會人員沒有提出不同意見,是嚴重的失職行為。對於政府違反土地管理規定的決策,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當從法律的角度,提出明確意見,這既是對本部門、本系統負責,也是對政府負責。

Ⅳ 江西省南昌市分公司注冊流程

南昌分公司注冊的流程和注意事項
南昌分公司注冊
昌是江西省省會城市,地處長三角、珠三角和閩南三角洲的腹地,是唯一與長三角和珠三角相鄰的省會城市;南昌作為中軸連接東西南北,交通十分便利,擁有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的戰略性地位和樞紐性區位的獨特優勢。國際航空港的開通,南北與東西鐵路動脈的交匯,國際集裝箱碼頭的運營,高速公路網的結點,構建起了南昌通暢快捷的立體交通網,形成了南昌1小時航程、6小時里程即可通達周邊8個直轄和省會城市的「經濟圈」,這個圈中聚集著4.6億人口,並蘊含著12萬億元工業品的消費潛力。同時,政府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也為投資者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1、設立分公司的好處
1)分公司一般便於經營,財務會計制度的要求也比較簡單;2)分公司承擔成本費用可能要比子公司節省;3)分公司不是獨立法人,就流轉稅在所在地繳納,利潤由總公司合並納稅。在經營初期,分公司往往出現虧損,但其虧損可以沖抵總公司的利潤,減輕稅收負擔;4)分公司交付給總公司的利潤通常不必繳納預提稅;5)分公司與總公司之間的資本轉移,因不涉及所有權變動,不必負擔稅收。
2、需提供資料
總公司提供
1)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5份(蓋公章);
2)設立、歷次變更章程復印件各3份(每頁蓋公章);
3)總公司所在地的公司登記機關出具的非公司企業法人所屬分支機構核轉登記函;
4)組織機構代碼證書正本復印件3份(蓋公章);
5)國稅登記證副本復印件3份(蓋公章);
6)地稅登記證副本復印件3份(蓋公章);
7)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4份(蓋公章);
8)資質證書復印件3份(蓋公章)。

南昌營業單位(分公司)提供
1)辦公經營場所的房地產租賃合同書2份,要求:
2)以總公司名稱或分公司負責人姓名租用;
3)租賃面積與實際面積及經營規模一致;
4)租賃用途與實際用途及經營范圍一致;
5)租賃期限一年或以上;
6)該合同須經房屋租賃管理所登記。
7)南昌營業單位(分公司)負責人的身份證,分公司的電話、傳真、郵箱。

備註:以上資料僅適用於非生產型公司

3、時間:承辦時間:15-20個工作日。

4、服務內容
1)營業執照正本和副本;
2)組織機構代碼證正本和副本及IC卡;
3)國稅正本和副本;
4)地稅正本和副本;
5)分公司公章、財務章及負責人私章。

5、支付方式:申辦前一次性支付。歡迎用現金、轉賬、電匯、支票或本票支付到我們指定的香港或內地賬戶。

6、後續服務:進出口批文、開戶(納稅專戶、結算戶等)、購發票、申請一般納稅人、變更、做賬報稅、年審、財務稅務規劃等。

Ⅳ 南昌臨空經濟區的規劃布局

南昌臨空經濟區地處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核心區域。建設南昌臨空經濟區,有利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加快把南昌打造成為帶動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有利於促進南昌、九江兩市城市共建融合和產業互補對接,推動昌九一體化發展。
223平方公里臨空經濟區空間如何布局?10年間發展目標如何?入區發展企業將獲得哪些政策支持?目前臨空經濟區招商、建設進展如何?……昨日下午,江西省發改委、南昌市人民政府聯合召開「南昌臨空經濟區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會上正式對外公布《南昌臨空經濟區發展規劃(2014-2025年)》,首次揭開223平方公里臨空經濟區規劃的神秘面紗,並就上述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公眾釋疑解惑。
總體布局三大區域
根據《南昌臨空經濟區發展規劃(2014-2025年)》,臨空經濟區以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及周邊服務區為核心,包括桑海經開區,新建縣樵舍鎮、樂化鎮、金橋鄉的部分區域和南昌經開區的白水湖管理處、冠山管理處,總共約223平方公里。
臨空經濟區總體格局為空港樞紐區、集聚發展區和臨空輻射區。空港樞紐區包括昌北機場周邊約23平方公里范圍(機場區佔地13.3平方公里,機場周邊直接關聯產業與服務區9.9平方公里);集聚發展區總面積約為20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桑海經開區的58平方公里,新建縣樵舍鎮的68平方公里、樂化鎮的23平方公里、金橋鄉的22平方公里,南昌經開區的白水湖管理處、冠山管理處29平方公里;臨空輻射區主要向南昌市新建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九江市永修縣等周邊區域輻射拓展。
規劃體系初步形成
新規明確了臨空經濟區戰略定位為:中部地區重要航空樞紐和對外開放門戶;長江中游高端產業集聚區和綠色智慧空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先導區和改革創新示範區;昌九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支點和強力引擎。
為此,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動下,按照「統籌規劃、分區啟動、同步招商、早見成效」的思路,南昌臨空經濟區以10平方公里產業核心區建設為引爆點,聚焦政策和資源,通過短短幾個月的奮力拚搏,在昔日的荒山荒漠上,一座現代化的產業園區已初具雛形,各項建設工作進展順利。
據悉,根據省政府批復的《南昌臨空經濟區發展規劃(2014-2025年)》,南昌市已經起草了《南昌臨空經濟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任務分工、時間節點和責任體系,市委、市政府討論後將立即組織實施。同時,即將啟動《南昌臨空經濟區土地利用規劃》、《南昌臨空經濟區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規劃》、《南昌臨空經濟區產業發展規劃》等規劃編制工作。
明年昌北機場旅客吞吐量將達1000萬人次
「發展目標分階段制定,每五年一次『裂變』。」相關人士介紹說,到2015年,昌北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000萬人次,臨空經濟區實現生產總值80億元;到2020年,昌北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500萬人次,臨空經濟區實現生產總值300億元,初步形成臨空型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到2025年,昌北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3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30萬噸;臨空經濟區實現生產總值1000億元,集聚人口100萬人。
未來,南昌將建成國內大型客運航空樞紐和中部國際貨運航空樞紐,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臨空產業體系,臨空經濟區基本成型。
功能布局為「一心、一廊、兩軸、兩區」
構建「一心、一廊、兩軸、兩區」,形成向鄱陽湖扇形敞開式的功能布局。
一心:以昌北國際機場為核心,重點建設航空客貨樞紐、多式聯運設施和客運換乘中心,形成多功能立體交通樞紐。
一廊:沿梅嶺-溪霞水庫-白馬廟休閑旅遊中心-象山森林公園-南磯山濕地候鳥觀景區-環鄱陽湖西側生態旅遊帶,形成一條西南至東北的弧形生態屏障,打造集生態保護和休閑旅遊於一體的生態廊道。
兩軸:沿昌九高速公路、昌九城際鐵路以及昌九大道形成昌九城市發展軸;沿贛江依託港口形成贛江黃金水道發展軸。
兩區:先進製造業集聚區,包括生物醫葯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裝備製造產業園、綜合保稅區等,重點發展臨空型先進製造業;產城融合區,包括機場周邊和桑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城鎮化區域,重點發展物流基地、總部基地、商務基地、休閑基地和配套基地等。
爭取盡快批復設立綜合保稅區
據悉,《規劃》制定的政策措施涉及體制機制創新、航線航班發展、產業發展引導、擴大開放合作、保障建設用地等各個方面。
體制機制創新方面,支持組建精簡統一高效的開發建設管理機構,推行企業化運作和管理;借鑒上海自貿區的經驗做法,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支持開展環評、能評試點等;航線航班發展方面,省、市財政共同出資設立航空發展專項資金,支持航線航班發展,鼓勵培育機場航空口岸和開辟客貨運新航線航班。
產業發展引導方面的政策尤為值得關注。「對進入臨空經濟區的重大項目,優先列入省重大項目調度,在專項資金安排上給予特殊扶持。」據相關人士介紹,南昌臨空經濟區將建立臨空產業投資項目庫,明確准入條件,重點引入符合臨空產業發展導向、帶動性和創新能力強的知名企業。研究設立創業投資基金,重點支持高科技、產品新、成長快的創業投資企業等。
另外,將爭取盡快批復設立綜合保稅區;落戶的省外高新技術企業,可申請減按15%優惠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頒發我省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省、市政府還將保障建設用地,統籌安排臨空經濟區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切塊保障臨空經濟區內重大項目建設用地需求。
形成「航、鐵、公、水」四位一體交通運輸優勢
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位於臨空經濟區最核心區域內,湖濱北路、小微大道、建業大道、瓜洲圩堤圍繞小微工業園福銀高速以南片區的環形路網已全面貫通、對接;對小微工業園福銀高速以北7平方公里內的主要路網進行了梳理,製作了臨空經濟區現狀圖,對臨空經濟區內小微工業園片區和桑海開發區片區路網連接問題形成了初步意見。連接昌九大道干線道路工程正分五個標段同時展開施工;港口北大道項目將於10月1日前通車。
「擁有4個2000噸泊位的龍頭港碼頭建成後將與贛江黃金水道連接,真正形成臨空經濟區航空、鐵路、公路、水運四位一體的立體集成、多式聯運交通優勢。」相關人士介紹,目前臨空經濟區核心區域內的水、電、氣等配套設施建設也在快速推進,確保路建到哪裡,水、電、氣就配套跟進到哪裡。同時,為產業發展配套的10萬平方米的電子信息產業專用標准廠房, 13棟單體建築主體已全部完工。鄰里中心概念性規劃已出具第一階段成果。
吸引歐菲光、中國北車項目入駐
招商引資方面,南昌在產業定位上確定了「1+X」的發展戰略,其中「1」指以臨空經濟指向特徵明顯的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X」指關聯產業或其他臨空導向的高端製造業。在政策扶持和交通優勢的吸引下,南昌臨空經濟區大力開展定向招商,引進了一批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高端、前端、深端產業項目。
其中,總投資53億元的深圳歐菲光產業園已經落戶,總投資110億元、一期投資60億元的深圳萊寶高科,中國北車、快遞物流園、艾煒特、電商產業園等招商項目進展順利,酷派手機6000萬台(第一期3000萬台)生產線即將入駐中小微企業孵化基地第一期10萬平方米標准廠房並投入生產運營。
臨空經濟區管委會下轄五個園區
南昌臨空經濟區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初步確立。臨空經濟區管委會下轄五個園區,即電子信息產業園、生物醫葯產業園、裝備製造產業園、綜合保稅區、航空物流產業園、其他產業園。臨空經濟區管委會對管轄園區實行統一規劃制定與監管、統一產業布局與准入、統一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統一招商政策和考核。
同時,將桑海生物醫葯產業園58平方公里、小微工業園起步區10平方公里(含綜合保稅區3.3平方公里)范圍劃歸南昌臨空經濟區管委會直接管轄負責開發推進;其餘范圍進行統籌管轄,由縣區(新建縣和經開區)平行推進。
管委會內設機構採取大部制,內設「四部一局」:即綜合協調部、產業協調部、規劃建設和資源環境協調部、社會管理部和財稅局。同時,管委會加掛南昌市臨空經濟區建設投資集團公司牌子。管委會下轄的產業園區均採用企業化管理運作模式,專司負責招商引資和園區項目建設。

Ⅵ 想了解下問中部地區江西南昌有什麼優勢

南昌事雖然從整體效果上給初到者的影響不盡如人意.像環境,周圍的人

但是這只是表面現專象 你在南昌呆屬久了就會交到很多知心的朋友 南昌人都十

分講信用、義氣

現在南昌在招商引資 經濟會推動各方面飛速發展 你看看南昌現在的環境和

原來相比 就會發現有相當大的變化 市民的素質也提高了

像世界第一的摩天輪 還有噴泉 都在南昌

最近還被世界評為了世界十大動感城市之一

中部崛起還是要看南昌呀~~~~~~~~

Ⅶ 南昌主要是靠什麼專業經濟發展的

1978年以來的30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革的30年,體制改革、對外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經濟與社會發展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宏觀經濟指標強勁攀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經濟大國地位基本確立。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南昌依託全國經濟騰飛的東風,銳意改革,開拓進取,經濟在總量突破的同時實現了質的飛躍,在結構調整的同時實現了全面發展,在規模擴張的同時實現了效益的提升,走出了一條體現時代特徵、具有南昌特色的發展之路。
一、改革開放以來南昌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
(一)國民經濟迅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在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中,市委、市政府帶領南昌人民始終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平穩的發展。2007年,南昌市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1389.89億元,剔除價格因素,比1978年增長29.5倍,年均遞增12.5%。2007年南昌只要用三天半時間就可以創造1978年一年的GDP。年人均GDP達到30460元,按可比價計算,比1978年增長19.6倍,年均遞增11.0%。按現行匯率計算,人均GDP已越過了4000美元。
(二)經濟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在經濟總量成倍增長,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的同時,南昌經濟結構調整也取得顯著成績,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的格局,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為29.3:49.2:21.5「二一三」,轉變為2007年6.2:54.3:39.5「二三一」。與1978年相比,第二產業年均增長13.4%,比重上升5.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年均增長14.9%,比重上升18.0個百分點。同時,南昌第一產業正走上現代農業、特色農業之路,2007年第一產業增加值為83.4億元,比1978年增長4.1倍。
產業內部結構日益合理。工業結構由「輕輕重重」轉變為輕重工業協調發展,1979—2007年,輕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2.6%,重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2.0%。輕重工業比重分別由1978年的各佔一半轉變為2007年的54.3%和45.7%。農業結構由「以糧為綱」轉變為農經並舉、各業協調發展的新格局。2007年純農業的比重由1978年的85.4%下降為39.9%,牧漁業比重則由11.8%和1.4%上升為33.7%和23.2%。
所有制結構穩步調整。改革開放使南昌國有經濟一統天下的格局得到徹底改變,逐步剪除了所有制對生產力的束縛,形成了國有經濟繼續壯大、個私經濟迅速崛起、外資經濟日益增多的形勢。1978年,在南昌的GDP中,公有制經濟比重達95%以上。至2007年,公有制經濟比重降至45.1%。非公有制經濟對南昌的經濟發展起到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縣域經濟特色鮮明。南昌縣、新建縣和青山湖區已逐步建設成為以工業化為基礎,內需及外向經濟兩輪共同驅動的綜合強縣。東湖區和西湖區作為老城區,消費品市場佔有量達到南昌市一半以上,正進一步強化南昌市「商貿中心」地位。青雲譜區樓宇經濟、旅遊經濟和物流集群快速發展,將成為南昌市商業副中心。進賢縣、安義縣和灣里區交通便利,自然資源豐富,已成為南昌市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已成為南昌市工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形成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生物醫葯和新材料等支柱產業。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形成空調、造紙、汽車、電子信息等支持產業。紅谷灘新區利用山水優勢,已初步建成以行政辦公和居住為主,融文化、商務、旅遊休閑為一體的城市新區。桑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醫葯產業基地雛形初現。英雄經濟開發區正向休閑度假、科技展示、生物科技、生態農業為一體的現代產業園發展。
(三)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南昌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儲蓄連年上升,生活由溫飽跨入小康,正邁向富裕。2007年南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076元,比1980年增長37.6倍;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5034元,比1978年增長39.9倍。收入提高使居民的家庭財產持續增加。2007年底,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744.57億元,人均儲蓄存款額從1978年的29元提高到1.6萬元。
居民家庭各項消費支出大幅度上升。2007年,城市居民年人均消費性支出10064元,比1981年增長26.2倍;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972元,比1978年增長26.5倍。消費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家庭耐用消費品的擁有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2007年底,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擁有彩電145台,電冰箱102台,空調115.33台,電腦51.33台,電話87台。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擁有彩電110台,電冰箱45台,空調25台,摩托車40輛,電話72台。
居民生活環境日益改善,生活質量提高。恩格爾系數(即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的比重)的降低,是城鄉居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1980年南昌市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分別為59.6%、63.0%,2007年已下降到39.9%、50.2%,分別下降了19.7個百分點和12.8個百分點。2007年底,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由1980年的4.88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27.27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也由1978年的7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42.32平方米;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由1978年的0.6人提高到2007年的51人。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迅速,形成了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
(四)財政金融日益壯大
隨著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大,南昌市財政收入快速增長。2007年,南昌市財政總收入達到190.61億元,比1978年增長76.2倍,年均遞增16.1%。其中,一般預算收入達到87.22億元,比1978年增長33.2倍,年均遞增13.0%。財政總收入超10億元的縣區達到6個。收入質量不斷提高,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由1978的79.2%提高到91.7%。金融事業快速發展,存貸款余額迅速攀升。2007年末,銀行各項存款余額達到1763.22億元,各項貸款余額達到1742.33億元,而1978年銀行存貸余額僅為2.75億元和9.92億元。
(五)工業快速發展,經濟效益大幅提升
改革開放以來,南昌工業從獨立自主自我發展的封閉體系,逐步走向市場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已初步形成汽車、空調、醫葯等十大產品製造業基地,光電子、新材料、通信設備等高新技術產業也迅速崛起,方興未艾。2007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532.75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38.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3.15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占達到29.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939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271.80億元,比1978年增長68.5倍,年均增長15.8%。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幅度提高,2007年和1978年相比,鋼材增長40.2倍,年均增長13.7%;汽車增長70.4倍,年均增長15.9%;發電量增長4.6倍,年均增長6.1%;卷煙增長3.1倍,年均增長5.0%;水泥增長50.7倍,年均增長14.6%。
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大幅提高。2007年,南昌萬元產值GDP能耗為0.955噸標准煤/萬元,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達98.2%,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23.28,實現利潤53.23億元,實現稅金74.46億元。
(六)投資規模空前擴大,投資結構不斷優化
改革開放以來,南昌將擴大有效投入作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提升產業水平、提高競爭實力、增強發展後勁的重要手段,重點加大對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和重點生產性項目投入,交通運輸、郵電通訊、能源、原材料等「瓶頸」制約得到緩解,投資規模空前擴大,投資結構不斷優化。2007年,南昌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19.89億元,比1978年增長670.5倍,年均增長25.2%,其中非國有投資完成531.54億元,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達到64.8%,比1978年的4.8%提高了60個百分點;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74.12億元,其中非國有投資達到495.44億元,占城鎮以上投資的比重達到64.0%;在非國有投資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資115.59億元,個體投資11.20億元;三次產業投資比例已調整為0.1:39.6:60.3。
(七)招商引資碩果累累
2007年,南昌市進出口總額達到31.95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達到23.36億美元,比1980年增長197倍。全方位、多領域、多層次招商引資為南昌經濟發展增添新的活力。改革開放以來,南昌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健全公共服務體系,使南昌成為了國際和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承接熱地。30年裡,南昌市簽訂利用外資合同項目2886個,合同外資79.7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0.15億美元。外商投資企業佔南昌主要經濟指標的比重逐年加大,外商投資企業已成為推動南昌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力量。2007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中,外商投資企業完成264.38億元,佔全市的20.8%;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佔14.9%。南昌對外旅遊事業也迅速發展。2007年南昌市接待海外旅遊者8.91萬人次,比1983年增長14.8倍;實現旅遊外匯收入2555萬美元,比1983年增長172倍。
(八)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改革開放後,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南昌市圍繞建設現代文明花園英雄城市和現代區域經濟中心城市這「兩篇文章」,不斷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一大批交通、通訊、能源、市政和環境工程陸續建成並投入使用,使南昌承載功能顯著增強。公路已經形成了以南昌為中心,5小時通達周邊省會的「5小時經濟圈」。城鄉路網四通八達,實現村村通公路。
城市功能布局不斷優化。老城區、新城區、拓展區、生態區規劃建設齊頭並進,拉開了南昌「一江兩岸,雙城擁江」的城市框架;建設了南昌大橋、新八一大橋、生米大橋、環城高速、「八湖兩河」改造美化等一大批重點城市基礎設施工程。一個集歷史名城、山水都城、現代新城為一體的新南昌已經顯現。僅十五期間,南昌就完成城市公共基礎設施投資178.43億元,比九五時期增長16.8倍;2007年,南昌城市公共基礎設施投資達到106.45億元,佔全社會投資比重的13.0%;道路總長度從1980年的261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917公里;道路總面積從1980年的208萬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1696萬平方米;城市橋梁從1980年的24座增加到2007年的133座。三環十一射的城市立體交通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城市路燈從1980年的5357盞增加到2007年的45763盞;郵電通訊快速發展,2007年,南昌市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21萬門,移動通訊交換機容量達413萬門,郵電業務總量由1978年的469萬元提高到2007年的437184萬元;城市綜合服務功能不斷加強,自來水日生產能力達到141萬立方米,管道煤氣日供應量達到20.6萬立方米,公共汽車由1980年的246輛增加到2007年的2448輛。
2007年,南昌市公園面積已達736公頃,擁有公共綠地面積1712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0.4%,人均公共綠地面積8.08平方米。
二、改革開放以來南昌經濟社會發展的啟示
(一)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是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根本性原因
1978年恰好把新中國建國以來的50多年劃分為大致相同長度的兩個時段,兩個時段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差異巨大,差異產生的原因非常多,從不同的角度分析都可以得出有說服力的注釋,但根本性的原因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全面、正確、積極地貫徹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實踐表明我國之所以能夠保持社會政治穩定和經濟快速發展態勢正是堅持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正確路線。體制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地位極大地解放、發展了生產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不竭的動力。
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正確路線為南昌帶來了勃勃生機,通過對中央體制改革措施的配套落實,經濟社會運行管理體制不斷完善,政府效能不斷提高,市場機制與政府管理機製得到有效的融合;通過對外開放引入各種生產要素;通過各種要素在市場競爭中提升效率;通過非公有制經濟的從無到有;通過建立高新技術產業集群;通過建立極具地方特色,洋溢著贛鄱文化特色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南昌逐步建立了全新的充滿活力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支撐體系。
(二)惠及百姓為經濟發展提供無盡動力
人是生產力組成要素中最革命的決定因素,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性目的是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改革開放極大地提高了綜合國力,為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物質基礎,實踐證明,當更多的百姓能享受到改革開放取得的成果,當百姓能更多地獲得實惠,人們就能自覺地、全身心地投身到經濟建設之中,從而為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提供無盡動力。
改革開放30年以來,南昌市的廣大人民通過誠實勞動獲得了巨大現實利益,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全市人民投入經濟建設偉大實踐的熱情不斷提高。今後我們仍需繼續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制定方針政策時更多考慮惠及百姓,從而更大限度地發揮人民的偉大力量。
(三)加大投入為經濟騰飛提供充分的保障
改革開放尤其是近10年來,南昌各項經濟技術投入加速增加,大投入產生了大產出,經濟騰飛動力基礎得到充分的保障。客觀地講,目前我市仍屬投資拉動型經濟,投入增加在經濟增長中仍將發揮主導作用。以固定資產投資為例,1978年以來,南昌的投資增長不斷加速,投資規模不斷躍上新台階,1978年南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僅有1.2億元;1995年突破50億元;2000年不到80億元;2005年超過500億元,2007年完成819.89億元。
巨大的投資為改變南昌的面貌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南昌城市規模迅速擴大,居民生活環境、市容市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城市主要設施水平躍起上新的台階,從而有效地改變了城市投資環境,為國內外投資者來南昌創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居民居住條件也在房地產業迅速發展中得到較大的改善。在農業方面,開展了以大江大河、門塘水庫的治理、增加有效灌溉面積為重點的水利建設,為農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了保證。工業投資一直是投資的主要組成部分,2007年南昌工業投資300多億元。通過加大投入,南昌工業經濟不斷轉型調優,適應市場需求的新興產業迅速崛起,一批工業園區脫穎而出,成為南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四)打造現代製造業基地是南昌加速發展的基本動力
改革開放之初,南昌工業經濟基礎薄弱,總體技術水平落後,支柱產業偏少,工業總量規模相對較小,工業是南昌整體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制約瓶頸。
改革開放以來,南昌一直把壯大工業作為加速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加以重視,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南昌全面實施興工強市戰略,工業經濟得到飛速的發展。2007年南昌工業對GDP增長的拉動作用日顯突出,2007年工業佔GDP的比重達38.3%,居各行業之首。加快打造現代製造業基地進程,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做大做強支柱產業是實現南昌在中部崛起的基本途徑。
(五)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是南昌綜合實力提升的關鍵方略
改革開放以來,南昌服務業得到飛速發展,1978-2007年南昌服務業年均增速達到14.9%,2007年服務業增加值為549億元。服務業的內部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加快,新興產業的迅速發展壯大,傳統行業的比重逐步降低,新興產業佔比快速上升。南昌服務業不僅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而且在優化產業結構、解決就業壓力、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六)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為整體經濟增添無限活力
改革開放以來,南昌非公有制經濟逐漸支撐起經濟社會發展的半壁江山,非公經濟為南昌發展增添無限活力。2007年在全市個體私營經濟就業人員為61.37萬人,股份合作制、外商和港澳台投資等其他經濟單位就業人員達15.42萬人,非公經濟成為南昌就業的主體;2007年南昌規模以上工業有939家,其中非公有經濟的私營企業有340家,外商及港澳台企業有134家,加上340家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相當數量的為非公有制企業,非公工業已成南昌工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市場批發、零售方面,除石油製品等少量商品的銷售以公有經濟為主承擔以外,其他由非公有制經濟一統天下;在投資領域,民間投資比重2007年佔49.2%;在服務業領域,2004年經濟普查數據顯示,在南昌服務業法人單位中,國有集體單位426家,占服務業單位總數的22.8%,私營、港澳台、外商企業家,佔比達77.2%,另有9.26萬戶服務業個體經營戶。
實踐證明,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條件下,非公經濟是整體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非公經濟緊貼市場需求,在競爭中發展壯大,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無限生機,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非公經濟競相發展就是一個明證。南昌應抓住契機,大力發展非公經濟,最大限度地集聚全社會生產要素,加速經濟發展。
(七)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是加快發展的重要途徑
對外開放,擴大進出口業務,加大引進內外資力度是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改革開放以來,南昌的外經外貿事業幾乎是從無到有,穩步發展,2007年南昌進出口總額(海關口徑)為31.95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23.36億美元,進口總額8.59億美元。2007年實際利用外資12.31億美元,實際到位省外內資323億元。
通過對外開放,引入資金、技術、管理理念、人才等各種生產要素,極大地加快了南昌向現代化發展的進程,外向型經濟的地位已經是舉足輕重、不可或缺。南昌必須不斷解放思想,通過各種方式提高自身素質,增加對外開放的吸引力。

Ⅷ 南昌市東湖區如何更好的招商引資

公交車5路,11路、10路,202路、208路、511路到文教路下,向南走200米到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隔壁就是省血液中心,不是南昌血庫。

Ⅸ 江西南昌縣的經濟發展水平如何呢

另外南昌縣的經濟總量也很不錯,在2019年它的GDP已經達到了1027.8億元,在百強縣的榜單裡面排名是34的位置,還是整個省份裡面唯一的百強縣。除此之外旅遊資源也很豐富,一直以來都有神州千年古縣的美譽,具有悠久的歷史氣息,可以見證到很多的歷史古跡。如果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下去,未來想要撤縣設區的機會還是挺大了。對於江西有望撤縣設區的縣城,人口106萬,GDP1028億,是省內唯一經濟百強縣,不知你怎麼看?

Ⅹ 江西省南昌市經濟開發區是哪個區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南昌經開區,創建於1992年,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熱點內容
重百超市供應商系統 發布:2021-11-27 07:59:12 瀏覽:259
成都瓦爾塔蓄電池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9:09 瀏覽:828
寧波辦公用品供應商 發布:2021-11-27 07:59:05 瀏覽:753
廣州人人店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9:03 瀏覽:49
旺旺上海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8:59 瀏覽:362
三折門上海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8:20 瀏覽:207
澳洲保健品代理商 發布:2021-11-27 07:58:17 瀏覽:728
木旯代理商 發布:2021-11-27 07:58:15 瀏覽:464
供應商開發年度總結 發布:2021-11-27 07:58:07 瀏覽:578
湯臣鈣片代理人是誰 發布:2021-11-27 07:56:27 瀏覽:433